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夏燕 摄)

 

  央广网广州8月9日消息(记者 夏燕)8月9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明确,到2025年, 广东制造业整体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3%。

  在当天上午召开的广东省新闻发布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吴东文表示,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省工信厅梳理了“十四五”时期的全省重点产业项目889个、合计投资额2.28万亿元,重点企业1471家,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平台2920个,主要园区载体245个。

  “这是我省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十四五’时期产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吴东文强调,也是基于此,制定了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蓝图和任务目标。

  据了解,《规划》制定了“六大发展目标”,包括确定规模实力迈上新台阶、创新驱动获得新突破、质量效率发展取得新提升、“两化”融合发展形成新优势、绿色可持续发展迈入新阶段、开放合作取得新成效。

  其中,在创新驱动方面,《规划》提出,到2025年,广东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2.3%,规模以上制造业有效发明专利数23万件。

  而在“两化”(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融合发展方面,《规划》明确,到2025年,广东应用工业互联网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5万家。

  值得注意的是,“十四五”时期,做强做优战略性支柱产业,高起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仍然是广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

  吴东文透露,“十四五”时期,广东的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合计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将与全省经济增速基本同步;同时将保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10%以上。

  此外,广东还将谋划发展未来产业,包括卫星互联网、光通信与太赫兹、干细胞等。“着力推动我省未来产业不断开创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制造业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吴东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