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 “两会”
3月3日、5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分别拉开序幕。梅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谭君铁和梅州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林新华,企业家邓振龙、宁远喜,教师李杏玲5名梅州市全国人大代表,以及全国政协委员温纯青等参加了会议。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出现的深化改革、创业就业、脱贫摘帽、医疗改革、网络提速降费等迅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热议词汇。
“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全国人大代表宁远喜留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出现的频次特别高。“以改革促发展,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改革是今年报告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词汇之一。”
全国政协委员温纯青也留意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较大篇幅谈及“深化改革”。他说,近年来,梅州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他和身边的朋友都感觉到在政府部门办事更方便了。“这几年来,‘改革’一直都是各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词汇,充分说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离不开改革,也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改革的态度和立场。”温纯青认为,“改革”和“发展”密不可分,遇到制约发展的问题,必须通过改革推动。比如,缓解经济运行中的“重大结构性失衡”,国家提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实施创新驱动。”温纯青说,欠发达地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须把补短板放在首要位置,应从基础差、短板多的实际出发,加快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短板,夯实持续健康发展基础。
“创业就业”也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词汇。全国人大代表邓振龙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很接地气,切合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人民群众关注焦点。“比如说,关于创业就业的部分。报告中提到,今年将大力促进就业创业,2017年目标新增就业1100万人次,梅州要紧抓机遇,为百姓提供更多创业就业的机会。”
全国人大代表林新华十分留意报告中对“医疗改革”的阐述。“履职十年来,我见证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医保补助标准提升等。我国医改成就斐然,但仍不断面临着新问题。”林新华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了医疗改革的新趋势、新亮点,分级诊疗、家庭签约服务等新提法十分振奋人心。“目前梅州已开始试点分级诊疗、家庭签约服务,相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相关目标后,会进一步推进政策的实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国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我对报告中‘让困难群众心中有温暖,生活有奔头’印象特别深刻。”全国人大代表李杏玲认为,作为三线城市,梅州扶贫开发任务艰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今年扶贫工作的部署,让她看到了国家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心。此外,李杏玲还留意到,报告中教育、社保、消费等民生政策,紧扣百姓的现实需求。“李克强总理提到‘蓝天保卫战’‘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时,会场内发出热烈的掌声。”
■“两会”好声音
除了热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高频词汇、新词汇外,在与本报记者连线中,梅州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去年走访调查后形成的建议与记者进行交流。他们今年重点关注哪些领域、哪些问题呢?
全国人大代表、梅州市人民医院原院长林新华:
支持社会资本办医 让医疗改革提速
“医疗改革在全世界都是一项难题,目前我国医疗改革进入深水区,我认为进一步支持社会资本办医,有利于推动医疗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林新华说,虽然近年来我国医疗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目前遇到了一定的瓶颈,今年全国“两会”,他仍旧对医改给予关注。
今年是林新华履职第10年,这10年来他提了多项医疗领域的建议,并见证着这些建议受到关注,形成相关政策落到实处。“城乡医保财政补助逐年提升,大病医保报销实现全覆盖,这些都是医改的成就。今年国家还将在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分级诊疗和家庭签约服务方面有所作为,让人充满期待。”关于继续推进医改进程,林新华建议鼓励民营医院发展,解决不同层次群众看病问题。
同时,林新华对于“全面二孩”开放后,产科、妇科、儿科等相关科室医疗人才缺乏的问题予以关注。“目前,梅州等三四线城市也面临着产妇儿科医务人员缺乏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我提了三点建议。”林新华说,他建议开放大专院校小儿科专业,从源头上培养人才。同时加大相关科室专业技术人才到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县的补助标准,对医疗技术人员下基层形成吸引力。他还建议改善基层医疗机构产妇儿科的服务水平,在设备和人才、技术等方面对基层医疗机构予以支持,实现就医分流。
全国人大代表、大埔县桃源宝原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新东村党支部副书记邓振龙:
将新农村建设融入全域景区蓝图
今年两会,邓振龙继续对新农村建设予以关注。邓振龙注意到,近年来全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城镇面貌有了较大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但镇村规划仍十分滞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新农村建设遭遇瓶颈。
“目前,国家正在推行全域旅游,自驾农村休闲游也越来越受到国民的青睐。为此我建议新农村建设围绕农村休闲游进行规划,将新农村建设融入到全域景区建设的蓝图中,促进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同步推进。”邓振龙说。
邓振龙对于提高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也予以关注。他认为目前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非常低,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还难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经过调研我发现,许多地区基础养老金远远不及当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近年来我国物价上涨,粮食、蔬菜、食用油、肉、蛋等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大幅上涨,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影响很大。”邓振龙说,为此,他建议提高贫困村贫困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档次,进一步提高贫困户养老保险待遇档次,实现老有所养。
此外,邓振龙还对加大投入边远地区水利设施的建设力度、大力扶持有机农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妇女维权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宝丽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宁远喜:
加强产权制度建设 激发企业家精神
宁远喜认为,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锐意创新,真抓实干的丰硕成果。“通篇贯穿了市场化的逻辑、法治化的理念,洋溢着强烈的创新和实干精神。同时布署今年的政府工作,更是强调干字当头,以实干推动发展,以实干赢得未来。
作为企业家,宁远喜今年仍将目光投注在扶持创业力度上。宁远喜认为,双创是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的现实渠道。“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宁远喜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培育“中国工匠”,打造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产权制度建设方面,宁远喜建议国家应加大保护产权的力度,以激发企业家精神。“保护产权就是保护劳动、保护发明创造、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梅县东山中学教师李杏玲:
结合经济社会情况提高教龄津贴
今年“两会”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在本届任期内的最后一次参会,李杏玲说,在任期内,她一共提交了20多件建议,几乎每一年都有建议被采纳,而今年是她任期内所提建议最多的一年。“去年我做了充分的调研,有些建议在会前已出台相关政策,还被我取消了。今年我提的建议覆盖面比较广,但主要与我的教师职业相关。”
李杏玲说,今年她参与撰写了《关于对学校等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施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建议》《关于将残联系统下属康复中心的康复工作人员纳入事业单位职称认定的建议》《关于增加一线教师教龄津贴的建议》《关于增加中学实验室人员职称评审的建议》和加快振兴发展原中央苏区县等建议。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地强调了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这与我的部分建议不谋而合。要办好教育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教师队伍,近年来,从地级市到国家层面都重视强师工程,对教师来说是极好的趋势。”李杏玲说,国家重视优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但目前教龄津贴制度仍按照1986年出台的《关于教师教龄津贴的若干规定》来实施,发放标准是10元封顶。这个标准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匹配,所以她建议结合现阶段工资情况,制定新的教龄津贴标准,使教龄津贴随着工资的增长而增长,按教师队伍平均工资增长幅度而提高。“按照最初教龄津贴占基本工资总数的比例算,建议教龄津贴标准调整为每月150元—300元。提升教师津贴对教师队伍建设也有极大好处。”
全国政协委员、大百汇集团董事长温纯青:
引导民营企业增强信心转型升级
“作为民营企业人士,我深感当前市场形势严峻、融资贷款压力大、税费及用工成本高、转型升级难等给民企和实体经济带来的巨大困扰,迫切需要国家重视发展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温纯青今年重点关注实体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温纯青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激发非公经济活力,扩大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提高质量效益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提振了民营企业家们对发展的信心。针对当前国内的市场形势,温纯青认为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优化链条、提升产业层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温纯青建议相关部门应从这些方面对民营企业进行正确引导,鼓励民营企业主动转型升级。
此外,温纯青对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表示担忧,他希望国家对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巨大差异问题给予更大关注。“我注意到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广东的一个突出问题,粤东西北地区一直较为薄弱。建议国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医疗卫生事业、教育事业和农村建设等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和政策支持,尽快缩小城市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