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广州车陂村龙舟文化深入人心 村人想方设法欲将其打造成广州旅游名片

2018-03-21 13:28:00来源:广州日报

为保护和传承车陂龙舟文化而奔走的后生仔苏志均(右)和简炽坚。

 

女子凤船队不仅是一支龙舟队,更是一支“护河巡逻队”。

 

  千年古村车陂沿河涌两岸而生,河涌和龙舟已经融入了车陂人的生活,深入了车陂人的血脉。

  眼下,两名车陂村土生土长的年轻人苏志均和简炽坚正为了车陂龙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而奔走。去年,车陂龙舟成功入选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基础上,他们以龙舟文化为纽带,在车陂发起“一水同舟,守望相助”活动,汇聚多支“民间河长”队伍,让更多居民参与到亲水、护水中来,以期早日实现车陂“水更清、人更善、景更美”的美好愿景。

  两个年轻人在努力

  据《车陂村志》记载,车陂建村于唐朝,兴于宋末元初。车陂涌从村中心穿过,正是由于祖祖辈辈逐水而居,车陂人是看着龙舟长大的,不少人甚至是划着龙舟长大的。

  在简炽坚的记忆里,“龙舟”是贯穿童年、少年、青年的关键词,赛龙舟是车陂村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堪比春节。简炽坚自豪地说:“每到五月初三的车陂龙舟招景日,各地来‘趁景’的龙船有一两百艘,挤满了车陂涌,看龙船争渡的人超过10万人。”长大后的简炽坚也加入了村里的龙舟队,全年无休地进行训练,现在他已经从父辈手中接过船桨,成为车陂龙舟队的主力之一。

  与简炽坚一样,苏志均也是土生土长的车陂人。2011年,研究生毕业的他应邀回到车陂村村委会工作,随即将关注的目光对准了村里的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

  两人对于车陂龙舟文化悠久的历史和深厚传统视如珍宝,并且认为它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不应被遗忘。2015年,车陂公司牵头组织起了专业团队,开始着手车陂村扒龙舟的保护工作,大家走访村中老人、发掘整理资料、组织相关活动。去年,两人带领团队成功申报“车陂村扒龙舟”为广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发起成立了广州市天河区车陂龙舟文化促进会,苏志均任秘书长,简炽坚任副会长。

  苏志均告诉记者:“去年6月,我们领回非遗牌匾后,在刚刚建立起来的公众号‘车陂同舟’上发布了这一消息,获得了8000多人次的阅读量,反响非常好。村民们都沸腾起来了,好多已经搬离的村民回来看牌匾,兴奋地向外村人讲述这件事,对自己的民俗文化增强了自信。”

  他说,车陂村原居民有1.2万人左右,外来人口则超过20万人,凝聚人心,龙舟文化等是很好的切入点。“现在村里都成立了经济联社,不只要发展经济,还应该进行文化保育。车陂经济联社去年成立了文企部,目前已逐渐获得大家的支持。”他说。

  现在,车陂村正着手将“车陂村扒龙舟”申报为广东省非遗,村里的龙舟文化展览馆也已在建设中。每到节庆时节,村内祠堂会邀请老人开讲“爷爷奶奶一堂课”,其中关于车陂龙舟的小故事不仅本村人喜欢听,很多外来人员也很感兴趣。

  苏志均和简炽坚的心愿不仅如此,他们还希望将车陂龙舟文化打造成为广州、广东的一张知名旅游名片。苏志均说:“我们正在准备成立水上救护队,以车陂村作为培训基地,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龙舟运动中,并且让龙舟运动不再限于每年端午节的竞渡,平时就可以让小学生划龙舟,让游客也可以亲身下河划龙舟。”

  护涌的队伍在壮大

  事实上,车陂龙舟文化的兴盛与车陂涌分不开,河涌水质更与每个车陂人息息相关。去年6月,车陂志愿者服务队(总队)注册成立,苏志均任队长,简炽坚任副队长,同时汇聚了多支以保护河涌为目标的“民间河长”队伍,车陂涌也因此成了广州“民间河长”最多的河涌之一。

  其中一支队伍就是去年成立的天河区首支女子凤船队,这支凤船队不仅是一支龙舟队,更是一支“护河巡逻队”,她们在训练过程中一旦发现车陂涌有不寻常的情况,会马上拍照或录视频,说明情况,上传给居委会。居委会根据照片和视频确定具体地点,马上进行处理。

  简炽坚说,经过一年多的大力整治,如今车陂涌的水质改善明显。在工程推进中,村民们都非常支持,在苏志均组建的“一水同舟、守望相助”志愿者微信群里,成员已经超过100多人,每天不断有巡涌志愿者发来有关车陂涌的最新信息。

  车陂龙舟威水史——

  历史悠久

  有据可依的车陂村龙舟文化已有150多年。龙舟赛从1978年恢复后,迄今30多年没有间断。

  姓氏众多

  车陂龙舟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其与祠堂文化的结合。与一般村落不同,车陂姓氏众多,有郝、苏、王、梁、简、黄、黎、麦、马九大姓氏,组成12个龙船会。

  龙舟名贵

  村里最古老的龙舟是“东坡号”(按照车陂村志记载,该村苏姓一族是苏东坡后裔),已有151岁,由上好的铁楸木打造而成,坚硬无比,至今仍然可以使用,是每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必定要邀请的龙舟。

编辑: 陈越

广州车陂村龙舟文化深入人心 村人想方设法欲将其打造成广州旅游名片

千年古村车陂沿河涌两岸而生,河涌和龙舟已经融入了车陂人的生活,深入了车陂人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