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拿着自己编写的展览问答表格,带着孩子按图索骥;美术教育机构自印重点展品介绍手册,为孩子导览;青少年结伴游馆探访文物保护奥秘……暑假临近尾声,绝大多数学龄儿童已返京。博物馆、美术馆就成了他们在暑假剩余时光里的休闲好去处。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各大展馆都采取预约+限流措施,以往人山人海的暑期艺术馆变得安静许多,满足了孩子们深度观展的需求。认真起来的家长和孩子们也对各大展馆的服务提出了不少看法,期待着更细致的、针对青少年的展览服务。

  连日来,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中华世纪坛等艺术馆内随处可见深入研究展品的孩子们。“我上周五下午去买本周二、周三的门票,已经没票了。”翠微小学五年级学生陈嘉实返京不久,专门去中华世纪坛看“遇见古埃及黄金木乃伊展”。他说,正因为一票难求,自己也比以往多了一分认真。“看展前那天晚上在家里特地看了少儿百科知识全书里的《神秘的金字塔》分册,对古埃及文化有了初步了解。”不过一进展厅,陈嘉实发现展品多为公元一世纪以后的,这和他之前的知识储备又颇不同。于是,几乎每一个展品他都认认真真研究探看。“公元一世纪也就是我国的汉朝时期,那时候的古埃及已经有了玻璃、凸透镜、纸,文明发展程度很高。”嘉实的妈妈说:“限流以后展馆内并不拥挤,每个展品前面都可以踏踏实实看,不必着急,这样很利于孩子观察细节。”

  在首都博物馆,二刷、三刷展览的孩子非常多。分别将于2021年8月23日和9月1日结束的“秘境: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展和“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最受欢迎,后者甚至要排队入场。一家美术早教机构专门为“秘境:秘鲁安第斯文明探源”展自制了导览手册,带着孩子们参观了展览后又现场根据观后感提笔作画。“博物馆中的美育氛围更好,而且可以根据展品展开横向和纵向解说,利于孩子们系统掌握知识,引起自发学习的兴趣。”带队的小奈老师说。

  观后感

  小瑕疵让观展效果打折扣

  深度看展的观众也对博物馆服务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2021年8月20日,在中国地质博物馆参观的袁女士抱怨,展厅内的很多互动设施都已经失灵坏掉了。“地震模拟器、地壳运动互动模拟设备、岩石成分互动设备等很多设备都不运转了。本来以为晦涩难懂的知识可以形象化呈现出来,现在观展效果大打折扣。”在首都博物馆,记者也遇到家长和孩子们抱怨热门展的衍生品不够过瘾。“挑了半天没什么孩子能用的。”已经二刷秘鲁文化展的田女士说,文具、拼图等孩子们喜欢的衍生品很缺乏,孩子转悠两圈最后也只是盖几枚印章回去。“第二次再来时,不少印章还因为缺墨水而不能使用。”

  首都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这周末预约名额皆满。由于不少展馆的预约名额分为上下午,个别去中国美术馆看展的家庭还出现了妈妈约在周六上午,爸爸约在周六下午的特殊情况。各大展馆提醒家长,预约时可通过同一个注册账号为全家预约。一旦确定参观时间就无法更改,还希望家长和孩子们安排好时间,为暑假最后的艺术之旅画上完美句号。 本报记者 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