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12日消息(记者孙鲁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围绕“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的主题,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艺术类非遗项目表演、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制作技艺展示等活动在各地展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实施10年来,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蓬勃发展。

  在天津和平区文化宫,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见面会”正在进行。天津市太平歌词代表性传承人佟守本来到群众中间,为社区居民表演太平歌词,收获了满堂喝彩的同时,也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

  天津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李治邦介绍,连日来天津开展各类活动,让非遗走入寻常百姓家,更贴近居民的生活。“让更多人知道它是人们的非遗,人们需要共享。老百姓知道了、喜欢了、共享了,也是对非遗成果进一步肯定。”

  在吉林,美丽的查干湖畔,舞蹈《冬捕欢歌》再现了北方蒙古族草原文化、东北渔猎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合形成的独特的查干湖渔猎文化。满族旗袍制作技艺、长白山满族剪纸技艺等一批流传已久的民间手工技艺也在现场展示。

  不久前刚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的满族旗袍制作技艺,是流传已久的民间手工技艺。吉林省级非遗项目满族旗袍制作技艺传承人陈玉秋正在向现场观众展示百蝶袍的制作,据她介绍,百蝶袍大量运用独特的隐形针法,见缝不见针迹。随季节变化,满族旗袍可随时拆卸或更换清洗单领、夹领、皮领,既具美观性又具实用性。

  陈玉秋说:“这个袍子我们完全采用了最传统的制作工艺。首先它是十字整衣型的裁剪方式,袍子是不开肩的,这种裁剪方式也是中国独有的。”

  传统手工香包(图片来源:CFP)

  今年是《非遗法》颁布实施的第10年。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介绍,10年来,我国非遗工作实现了保护的制度化、体系化与工作常态化,非遗保护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萧放说:“传承人体系的建设是中国非遗保护的一个创新。现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有3068人,基本上每个项目都有传承人跟着在做传承工作。更有成效的是我们通过国家、政府、学校、社会各个层面对非遗工作的宣传、教育,让非遗保护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对于怎么让非遗活起来,更好地把非遗传承下去,天津市和平区“瓶子刘”手工内活球玻璃瓶制作技艺传承人刘玥表示,要适应市场环境,让更多人喜欢非遗,用上非遗。“现在做非遗也是一种挑战。在发展中,要适应当下人民喜欢的东西。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把我们的产品逐步升级,让人民喜欢上,然后回到人民的生活中去,这样我们的非遗才能长久发展。”

  近日,有专家在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透露,2020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一万亿元,直播场景越发丰富,老字号直播、非遗直播、文化旅游导购直播等纷纷涌现。萧放认为,在非遗的传承保护过程中,应该强调内涵的真实性、形态的完整性,还要强调它跟当代社会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