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非遗实践、传承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央广网文化频道联合国家图书馆推出【艺堂课】系列课程,采用“纪录片+公开课”的形态,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优秀成果中精选20部非遗纪录片,邀请多位非遗专家实时解读纪录片,以“陪同观看、伴随讲解”为理念,从学术角度对影片中所涉及的非遗知识和传承故事进行点评讲解,,给非遗纪录片加上一个“评论音轨”,让观众在欣赏纪录片的同时,更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领和内涵。

(图为非遗影像公开课现场,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供图。央广网发。)

  本期,我们将走进昌黎地秧歌,聆听它背后的传承故事。

  秧歌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种之一,是一种广泛流传的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昌黎地秧歌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间舞种,分布在河北省昌黎、卢龙、抚宁、乐亭、滦县、滦南等地。它最早产生于元代,一直流传至今。昌黎地秧歌以在地面上轻快自如、自由灵活地扭动,做出比较细腻、风趣的戏剧性表演见长,从形式到内容都有鲜明的个性,由于昌黎在地理上的位置及战争、移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昌黎地秧歌在发展中融进了其它民族和地区的民间艺术,如秧歌中“丑”角所戴的“缨子帽”就是从蒙古族服饰发展而来的。 昌黎地秧歌与当地的民间歌舞、小戏有密切联系,表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呈现出角色化、行当化的艺术特征,能深刻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丰富细腻地表达动作意图,这在民间舞蹈中显得十分突出。1996年,昌黎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图为秦梦雨在表演昌黎地秧歌,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供图。央广网发。)

  作为昌黎地秧歌的代表人物,秦梦雨从小就酷爱地秧歌自幼跟随太爷秦来扭秧歌,12岁正式开始学习丑角,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和流派,活跃在地秧歌表演舞台上。其表演特点是从头到肩,从肩到腰,从腰到腿,都达到行云流水般纯熟,亮相更是幽默、诙谐、自然,毬帽、手帕、扇子三种道具运用得体自如,形体动作干净利落、千姿百态、钢柔相继、收放得体。代表作品有《跑驴》《锯缸》《瞎子摸杆》等。1994年随昌黎地秧歌表演团参加沈阳国际秧歌节获得最高奖《金玫瑰奖》。1994年他和昌黎秧歌队参加全国中老年健身舞蹈比赛获得最高奖《兰花奖》,后被文化部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秧歌(昌黎地秧歌)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