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运河,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推进了人类进步、繁荣与交流。

  2011年初随着“运河申遗”工作的推进,有关京杭大运河的保护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翰林大运河集团所属的北京市通州区骑游协会倡议发起“沿《古运回望图》骑游京杭大运河”活动,让人们加深了对京杭大运河文化及沿岸风土民情的了解,畅想着大运河的未来!此举得到了骑游爱好者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来自9个城市的33名骑游者组成运河骑游队历经28个昼夜,胜利抵达杭州。继后,在各级领导、学者、专家、大师的大力支持下翰林大运河集团成功制作了《重游运河图》,进一步弘扬“运河文化”,助推“运河申遗”。

  2011年的运河之旅已经永远地凝固为历史,骑游路线示意图上的六十六枚沿途印章、三十五座城市记录着京杭骑游之旅每一个难忘的时刻!今天让我们随着运河骑游队一起走进—泊头。 

《重游运河图》部分节选

  泊头篇:

(《古运回望图》泊头段)

(骑游队从通州运河文化广场出发)

  以水为胜,以河生地,以航达裕,民有其富,城有其馨,是为泊头。

  泊头,大运河臂弯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始建于东汉,初兴于隋唐,建镇于金代,因运河漕运而兴,从“两岸商贾云集,为数百里所未有”的真实写照中,从“官舟与客舫,日日从此过”的繁忙景象中,都可以看到泊头的昔日盛景。

(京杭大运河泊头段)

  大运河犹如一条生命脐带,源源不断地为泊头注入养分,繁荣了地方经济,滋养着特色文化,造就了泊头人诚信重义、包容开放、敢为天下先的性格。千年的运河不仅滋灌出沿途林木苍翠、繁花似锦的秀美风景和别具一格的运河风情,还孕育出了泊头独特的运河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

  新时代的泊头,是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中国著名的铸造名城、中国汽车冲压模具制造基地、中国鸭梨第一乡,响亮的运河号子、诙谐幽默三痴斋泥塑、风味独特的交河煎饼……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让泊头人民生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铸造名城

  近代泊头开始崛起设立工厂,成为民族工业的先行者,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泊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逐渐成为了工业重镇。炉火呼啸,金星飞溅,泊头“打行炉”的汉子行走了大半个中国,在岁月沧桑中,他们铸造了沧州铁狮子、沧县铜钟、东光铁佛。上世纪70年代,泊头生产出了口径1800毫米大阀门,从此与无锡、佛山比肩为中国三大铸造基地,到今天的铸造名城,铸造业就这样神奇地深深扎根于这座小城。

  泊头火柴传统技艺

  1912年,依靠运河强大的运输能力,泊头“泊镇永华火柴”诞生,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火柴厂,结束了中国依赖“洋火”的历史。和铸造一样,火柴是点亮泊头工业文明的又一颗火种,它再次让泊头声名远播。

  它的工艺流程主要集中在四条生产线上,包括木梗生产线、火柴生产线、包装生产线和制盒生产线。另外还有熔化石蜡,用溶胶调制药浆、磷浆等工作环节。

《重游运河图》部分节选

  泊头鸭梨

  泊头鸭梨拥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在运河水的浇灌下,这里的鸭梨以个大、皮薄、汁多、肉细、味甜、形美及其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而名扬海内外,具有祛痰止咳、保护心脏、减轻疲劳、增加心肌活力、降低血压等功效。

  1991年,泊头举办首届鸭梨节,时任国家政协副主席王任重亲笔题词:“中国鸭梨第一乡——泊头”,后继泊头鸭梨在国内外陆续获得诸多美誉美,深受国内外客户欢迎,畅销加拿大、美国、新加坡、菲律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痴斋泥塑

  在泊头泥塑史上,三痴斋泥塑影响巨大。“三痴斋”创建于清光绪年间,历经130余年技法日臻成熟,百年的继承发展造就了三痴斋泥塑艺术的独特魅力。“三痴斋”的创始人宋盛林(1871—1943),字保靖,是名噪一时的造像高手。“书痴文必工,艺痴技必良,人痴挚友遍四方”成为治家名言。为了警示自己,交友天下,故称“三痴斋”

  三痴斋泥塑题材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古典名著。其作品用料讲究,经历百年不崩不裂,色彩明快协调,造型神形兼备。泥塑的尺寸大到丈余的寺庙神像,小到一寸的架上摆件儿无不令人叫绝。三痴斋的泥塑技法独特,绘彩精美,造型在似与不似之间体会人物的历史背景和内心,把传统的民俗与文人画完美的结合,夸张之中表现写实,真正的是“心中有艺,手上生情”,因为是纯手工制作,所以三痴斋的作品每个都是独一无二的绝版。

  交河煎饼

  交河煎饼绵软柔韧似宣纸,入口细润,风味独特,清馨醉人。更以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百吃不厌而驰名于中国北方。

  早在明朝嘉靖年间,交河一带就有了摊煎饼的记载,后经多年改进发展,已成为泊头有名的特色小吃。1965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到交河视察工作,称赞道:“交河煎饼是独特的食品。”

  从古至今,在大运河的哺育下,泊头都是一座充满生机的城市。 现在的泊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之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在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的泊头人民耕耘下,泊头,从运河古驿、津南第一大商埠正在向水运之城、生态之城,运河文化休闲旅游城市的目标迈进。泊头旅游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

《重游运河图》部分节选

(骑游队抵达杭州运河广场)

  编者介绍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

  为续接千年历史文脉,传承五千年厚重文化,自1997年始,谷建华先后组织创作了《迎香港回归百米长卷》、《迎澳门回归书画百米长卷》、《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50周年》、《纪念老舍先生百年诞辰》《京门九衢图》、《古运回望图》及《重游运河图》等七项浩大的文化工程。因其曾对京杭大运河文化作出突出贡献,新华通讯社授予其“运河之子”的荣誉称号。《古运回望图》长卷是明代中兴时期历史横切面的真实写照,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生动的再现了明代京杭大运河两岸绵延约1800公里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等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