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天津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天津篇鉴赏

“天津”,简称“津”,意为天子渡河的地方,别名“津沽”“津门”等。天津始于隋朝大运河的开通,隋唐时期被称为“三会海口”,宋代此地被称为“尼姑海口”。金代在直沽设“直沽寨”,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元朝统一南北之后,定首都在大都城,将经济重心南方的各种物产调到政治重心北方的大都,兼行海运和河运,都必须在直沽转运或接运经白河(今北运河)达通州。这里樯连帆叠,舳舻蔽水,加上附近又开辟盐池制盐,为朝廷重点管理区域,元延祐三年(1316年)于此设置海津镇,直白地指出这里是纳有多条河流的海河渡口,元廷派副都指挥伯颜戍守。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天津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参加运河研讨会图片

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而兴兵,于通州沿运河南下,在海津镇渡过海河,击败明军统帅耿炳文。经过四年征战,朱棣夺取皇位,建年号为“永乐”。明永乐元年(1403年),因永乐帝曾经过此渡口,故将海津镇改名“天津”。此处是海漕与河漕的枢纽,明永乐二年(1404年),兵部在这里设卫(明军地方驻防编制单位,每卫5500名官兵)镇守,保卫漕运,名“天津卫”。同年,为便于防戍,开始修筑军城。明永乐三年(1405年),户部于此设有大型中转漕仓,从而天津成了名扬四海的军粮城。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天津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狮子林桥

在天津城东城门镇海城楼的外面,有一座巨大的木桥,桥面平折,中孔宽阔,一艘楼船满载货物、免帆而过,桥面上护栏曲折,贩夫、游人、才子、仕女纷然,摩肩接踵,没有车马踪影,繁闹而有序。这就是三岔河口的狮子林桥。关于此桥名称的由来,没有记载,似是元代海津镇的盐商富豪,效仿南方大运河边苏州城内名园狮子林的景致,在此处也曾建有一座园林称“狮子林”,于附近建的木桥就以园林名称而叫起来了,果真如此,这狮子林桥就是大运河文化流播的确凿载体了。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天津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天津篇鉴赏

玉皇阁

玉皇阁以主祀玉皇大帝神像而得名。坐落在天津城东北角外,地滨三岔河口,视野开阔。明宣德二年(1427年)创建于此。这里四方人士汇聚,三教九流庞杂,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经常出现争吵斗殴。道教为适应国家长治久安需要,搬来统帅各种神仙的玉皇大帝,用道教的无为思想来影响这个运河大码头上的各种人群,息事宁人,和谐相处,客观上起到稳定社会和保障漕运的作用。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天津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天后宫

著名的天后宫位于玉皇阁之南,三岔河口西岸,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天妃、妈祖庙之一。天后也称“天妃”,是南方沿海一带习尚敬祀的海神妈祖林默娘。元朝实行海运,海船从海河口行驶到直沽,就由河船经白河转运,江南祭祀海神妈祖的习俗随着漕运传到了北方沿海沿河地区。京杭大运河形成后,元世祖忽必烈在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就下旨在海河岸边建天妃宫,祈求海神保佑海运漕粮平安无恙,满足大都之需。海津镇是海运、河运的中转码头,为利漕运,元泰定三年(1326年),泰定帝再敕建天后宫于三岔河口。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天津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天津篇鉴赏

此外,海津镇居民出海捕鱼或打鱼归来,也都要入宫祈祷海神保佑和感谢海神庇护。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传为天后诞辰,这天天后宫道士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形成庙会,通宵达旦,游人如潮。娱神活动热闹非凡,多档民间花会如高跷、花车、龙灯、旱船、狮子、开路等,在宫前广场上表演。同时,宫南、宫北大街两侧,各种当地生产制作的农产品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罗列,或放在案上,或堆在地面,车运担负,不可胜数。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天津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天津卫“三宗宝”— 鼓楼

明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设卫筑城,当时不过是土垣筑城。大约明弘治六、七年(1493-1494年),才砌成砖城,同时修建了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的城楼和四处城角的角楼。坐落于天津中轴线上的鼓楼,也是在这个时候修建起来。鼓楼应该称之为“钟鼓楼”,自古以来,击鼓、撞钟用以报时所需。鼓楼建成之初,每日晨昏击鼓,因声波不足传遍城厢,后从山东滨州长老院运来一口大铁钟,取代大鼓。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天津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清末天津诗人周楚良在一首竹枝词里写道“本是钟楼号鼓楼,晨昏两度代更筹。声敲一百单零八,迟速锅腰有准头。”原来守鼓楼的是一位驼背的老人(俗称驼背为“锅腰”),他每日早晚两次敲钟,每次各敲五十四响,作为城门晨昏启闭的信号。1921年,饱经沧桑的鼓楼得以落地重建,为铭记天津城的历史,人们又将已拆毁的四座城门“镇东”“安西”“定南”“拱北”的名字请天津大书法家华世奎题书,制成石额,镶置在鼓楼四门之上。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天津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天津卫“三宗宝”— 炮台

说起老天津的炮台,有人以为是大沽口的炮台(清嘉庆二十二年,即1817年始建),其实是指建在天津城周围的炮台。明末,后金军多次入关,明王朝为加强天津防务,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在天津卫城外拨民地建炮台七座,令总兵赵良栋每日各台拨兵十名,昼夜防守。当时的七座炮台位于三岔河口北、窑洼南岸、西沽、邵公庄东(梁家嘴)、城西双忠庙南、海光寺(炮台庄)、马家口(大光明桥一带)。清康熙《天津卫志》中的“天津卫图”也标明着七座炮台的大体位置。七座炮台各具特点,或明或暗,攻守兼备。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天津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分段画卷——天津篇鉴赏

天津卫“三宗宝”— 铃铛阁

铃铛阁是座藏经阁,位于天津老城厢外西北一里许,藏经阁始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藏经阁除檐顶四角悬铃外,还在飞檐的阁顶四周、屋脊房椽各端系着千余个铜铃。风吹过时铃动声响,天长日久藏经阁渐渐被人冠以“铃铛阁”称呼了。铃铛阁内早年藏有16柜佛经,为元代内府御赐海会寺的宝贝,其中《大藏经》几乎包括了全部的汉文佛学经典,弥足珍贵。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三月初七,铃铛阁附近的一场大火将此阁焚毁,震惊各界。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天津趣事”

图为《古运回望图》——创作采风图片

谷建华图说古运河之“天津趣事”

图为《京门九衢图》分段画卷

  谷建华个人简介:

   谷建华,北京市政协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委员,北京市通州区政协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北京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董事长,大运河翰林民俗博物馆馆长,东方剑桥瀚林华馨教育集团董事、中国网大运河频道原主编。

   2001年春,大运河翰林文化开发中心为续接千年大运河历史文脉,传承5000年泱泱大国的厚重文化,董事长谷建华对历史文化挖掘和保护的责任感,以特有的文化大发展的战略眼光组织数十名专家学者,发起了徒步大运河两岸实地考察,收集素材,开始了创作《古运回望图》的浩大文化工程。

   历时5年之久,于2005年末由董事长谷建华担任策划,众多知名艺术家共同参与完成了历史长卷《古运回望图》。

   全卷长210米,高0.83米,用中国画独特的散点透视手法与现代水墨技法融为一体,完美地将漕运鼎盛时期京杭大运河的风貌跃然纸上,展现世人。

   《古运回望图》长卷是历史横切面的真实的写照,以详实的历史资料为基础,生动的再现了明代运河两岸绵延约1800公里沿线的航运河道管理、农业、手工业、工商业、民俗等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