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着历史悠久的民间剪纸传统,剪纸艺术之乡遍布三晋大地。不同的地域个性和审美观念造就了山西各地民间剪纸的千种面貌,发源于山西高平的韩山堂剪纸属晋东南剪纸的一派,其以图腾祭祀剪纸和民俗剪纸为特色,从清晚期便开始以师徒授艺的方式,传承剪纸技艺至今。“大道至剪——张永忠师徒剪纸艺术作品展”日前在北京紫竹院行宫开展。此次展览是紫竹院行宫展区精心为广大游客观众准备的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展,也是剪纸艺术家张永忠先生首次师徒一起,协力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薪火相传的传承展。

  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造型艺术中地域性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形态。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美术馆副研究员杨婧表示,“民间剪纸艺术蕴藏着原始的动力,与民族本源文化保持着深度链接,一方剪纸,承载的不仅仅是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还凝结了万千剪纸者们无限的智慧和情感。民间剪纸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根深蒂固地繁衍生息,在代际相传中传递着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并在历史的迈进中不断衍化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新颜。”

  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山西,有着历史悠久的民间剪纸传统,中阳、静乐、孝义、广灵等剪纸艺术之乡遍布三晋大地,展现着晋文化的广博与深邃。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剪纸人,不同的地域个性和审美观念则造就了山西各地民间剪纸的千种面貌。“大道至剪——张永忠师徒剪纸艺术展”即以韩山堂剪纸的历史传承为视角,共计展出一百余件套剪纸作品,以剪纸艺术家张永忠作品为主体,分为五个主题板块予以展示。

  “百年传承”板块展现韩山堂剪纸脉络清晰、跨越百年的传承历史。四代人的剪纸承古创新,各有风貌,剪纸连接了师与徒的恩情,述说着传承的故事,传承的力量让剪纸这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光明的未来。张永忠剪纸讲究一气呵成,不能间断,剪纸的传承也同样不曾间断。

  “民俗风物”板块呈现了太行民居、乡间社火、民间传说、戏曲民谣等丰富内容,这些鲜活的民俗事象都是剪纸人的灵感源泉和描绘对象,它们记录着本土文化中最为生动的部分,也为剪纸作品注入了浓重的人文色彩。张永忠生长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晋东南地区,祖先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是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那里的古村落、风俗礼仪等都给予他精神上的滋养,为他的剪纸注入厚重的人文内涵。

  “图腾信仰”板块展现了民间剪纸中与图腾崇拜和民间信仰相关的,也是最为神秘的部分,神祇、萨满和抓髻娃娃等民间图腾形象写意恣肆,神形俱妙,他们无一不是联结宇宙和生命的密码,折射出人们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繁衍意识,以及阴阳相合、化生万物的宇宙观与哲学观。

  “生活感知”板块展现了剪纸与生活的如影随形,生活滋养了剪纸,剪纸尽情地表达着人们对对生命的礼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希冀。张永忠的很多作品都来自于生动的民间生活和对生活场景的细微体察,再将所见所闻所想加以揣摩提炼,绘制于心,剪之于手。

  剪纸人赤诚的桑梓之情和爱国之心在展览的“家国情怀”板块中表露无遗,身处疫情时代,他们也自发加入“以艺抗疫”的行列,以细腻写实的表现手法表现抗疫画面,充分显示出民间艺术家关注现实、心系家国的人文襟怀。

  张永忠在讲座中表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剪纸艺术的土壤,剪纸艺术中的许多题材都是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不能片面的理解剪纸是手艺活,其实剪纸是中国文化几千年的记忆传承,是生活的logo和图腾。”

  本次展览由北京市紫竹院公园管理处主办,北京皇家园林书画研究会承办,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民间文化创新发展中心作为展览学术支持。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