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重庆频道 > 图片新闻

央广网

电影节上演的“重庆奇迹”

2016-12-01 10:05:00 来源:重庆日报

  

  

  

  

  

  近年来,我市大学生创作的电影在电影节上收获颇丰。 (受访者供图)

  白茫茫的江面,古老的城墙……女主人公李念因遭遇家暴,防卫过当失手杀了自己的丈夫,7年后刑满释放。然而,她回归社会和家庭的路却是那样艰难。

  这是2016年从四川外国语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系毕业的汪鸿坤,执导拍摄的电影短片《故城归人》。

  日前,这部影片入围柏林华语电影节青年竞赛单元和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原创影片大赛剧情片主竞赛单元,并获第三届重庆青年电影艺术展短片竞赛单元最佳演员奖。

  事实上,近年来,由我市大学生创作的电影频频在各大电影节上亮相,并取得不俗的成绩。大学生进行电影创作的现状、条件如何?有哪些困难?该如何解决?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连续三届斩获电影节大奖

  《故城归人》是汪鸿坤和同伴从去年年底开始,自筹两万多元资金,花两个多月时间拍摄的。

  这是汪鸿坤的毕业作品。影片的创作灵感来自几年前他看到的一则社会新闻,他“想以一个大学生的视角来观察社会。”

  西南大学文学院影视艺术系系主任刘帆介绍:“目前我市大学生创作电影、纪录片的热情较高。不少大学生更是将目光投向现实题材,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创作出可圈可点的优秀作品。”

  刘帆称,重庆市共有重庆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等七八所高校开设了影视专业,大学生电影创作以15至40分钟的短片为主,也有少部分60分钟以上的长片,影片的类别主要是剧情片和纪录片。大学生在电影创作(包括导演、编剧)方面呈现出蓬勃的状态。

  纪录片《边城》是具有标志意义的一部影片。该片由西南大学影视艺术系2010级学生陈宇舟(艺名陈一线)执导。

  这部长约76分钟的纪录片,以湖南长沙市火车站为背景,选取了聚集在火车站的乞讨者、收废品的大叔等4位人物为主线,交织展现出一群底层人物的生活群像。该片一举摘得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纪录长片奖”与“最佳摄影奖”两项大奖。

  这是“含金量”颇高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举办20年来,我市大学生取得的最好成绩,陈宇舟也是那次电影节上唯一获得两项大奖的大学生。

  2014年,陈宇舟凭借纪录片《医院里的中国》再次获奖,摘得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纪录片长片奖;2015年,西南大学学生王锐执导的影片《冥婚》,在第2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获最佳剧情长片奖;2015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的邢健,以一部73分钟的黑白默片《冬》,在第39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上获“最佳艺术贡献奖”……

  “近几年,重庆大学生电影创作非常活跃,涌现了不少出色的作品,形成前赴后继的态势。”刘帆介绍,尤其是2013年至2015年,不少电影人将其称为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的“重庆奇迹”。因为在连续三届的电影节上,重庆的大学生都斩获大奖。

  记者了解到,近3年来,西南大学有200多名学生参与电影创作,创作作品70余部;重大美视电影学院参与电影创作的学生约有300多人,创作电影上百部,约有50部电影在国内外获奖。

  “最终的作品只能打60分”

  尽管成果颇丰,但大学生在进行电影创作时,总会遇到一些困难。

  首先是资金问题。“《故城归人》一共花了2万多元,大部分是自己筹集的。”汪鸿坤说,临开机前3天,经费还差1万5,后来东拼西凑才凑齐。

  王锐拍摄《冥婚》时,前期6名主创人员东拼西凑筹到3万元,后期四处借钱才完成整部电影6万多元的开支。

  “筹钱的确是一件很艰难的事。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最大的困难还不是这个。”王锐感叹道。

  《冥婚》是王锐2014年暑假拍摄的剧作课作业。这部以冥婚为题材揭露人性复杂的影片,完成后收获了不少荣誉。“如果剧本可以得100分,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我只能打60分。”

  他坦承,在拍片过程中,感觉自己在导演的基本功、摄影、灯光等方面都还缺乏技术层面的训练,在专业度上还有欠缺。

  刘帆也表示,《冥婚》中,两位父亲在善与恶中如何选择的故事张力十足,表现出了人物的状态,但有些镜头的交代还不够清楚,究其原因,是“拍摄经验少”。

  毕业后被保送至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读研究生的陈宇舟也坦言,自己在北京经历了两年的“不适应期”。

  他去年接了一个院线电影编剧的活儿,但和片方合作了一段时间后,就发现自己对类型电影的理解不到位、经验不足,写出来的本子无法达到要求。“归其原因,就是基本功不扎实。”

  重庆的电影产业才起步,不及北京、上海等地发达,而场面的调度、摄影、灯光、音效等导演基本功的训练,是需要在实践中才能完成的。刘帆认为,技术层面的问题,的确是重庆大学生在电影创作上面临的比较棘手的问题。

  此外,重大美视电影学院艺术实践办公室主任张大涛也表示,高校里的师资队伍中也缺乏这方面的实战、专业人才。近年来虽然有不少剧组选择在重庆拍片,但在校大学生能够进入剧组实践的机会并不多。

  大学生有最珍贵的“初心”

  可喜的是,我市部分高校已经开始一些探索和尝试。

  “学院已经和北京、西安等地的电影公司达成合作,每年派学生过去跟着剧组实习,以解决学生实践不足的问题。”刘帆告诉记者。

  11月5日,重大美视电影学院举行了“第十五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大学生电影节优秀作品展”,选取国内外大学生优秀作品展演。“学院不时邀请香港、北京等地的名导来校进行交流,并成立艺术实践办公室支持青年大学生拍片。”张大涛介绍。

  川外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甘剑宇,则和友人一起在渝发起了重庆青年电影艺术展。如今,青年电影艺术展已经举办了三届。

  “每年香港演艺学院都有‘毕业计划’项目,给即将毕业的学生提供拍片的机会。”甘剑宇告诉记者,自己2013年在香港演艺学院完成硕士学位。他的毕业作品,是一部充满地道港味的电影《小学鸡大电影》。由于得到专业电影人的支持,该片入选第十届香港亚洲电影节并引起轰动。

  回到重庆后,甘剑宇感到内地电影专业的学生与电影产业几乎是完全脱节的,与行业专业人士的交流也非常少。为此,他发起重庆青年电影艺术展,展映重庆本地及外地的优秀青年电影,开展学术论坛并邀请到著名导演谢飞担任名誉主席。

  值得一提的是,从第二届开始,重庆青年电影艺术展就设置了创投会环节,引进社会资本投资青年电影。今年举行的第三届重庆青年电影艺术展创投会邀请到超过50家全国性影视投资公司参与,吸引到11个优质创投项目。其中,获得投资的大学生电影项目超过70%。

  重庆市文化委电影处处长何洪元表示,为了扶持大学生的电影创作,今年,市文化委专门在每年举行一届的全市电影剧本征集活动中,开设了“重庆制造”单元,对本土电影人、本土高校学生创作的剧本进行评选。“如果本土电影公司有意投拍获奖的剧本,我们还有进一步的资金扶持。”

  “大学生是电影创作的新生力量,他们纯粹不失锐气,有理想、有情怀,而这些是中国电影现在最稀缺的‘初心’。”何洪元认为,基本功可以磨炼、技术可以培训,但对电影的“初心”最为珍贵,留住“初心”,才能在电影的路上走得更远。“学习如何面对市场,同时又保护好大学生的‘初心’?这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编辑:郑皓月

关键词:电影节;重庆;奇迹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张宏森呼吁更多院线影院加入艺术电影联盟 助推艺术电影在中国茁壮成长

第十三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今晚闭幕。中国第一个艺术院线联盟成立,成为本届电影节一大亮点。电影局局长张宏森呼吁更多院线影院加入艺术电影联盟,助推艺术电影在中国茁壮成长。

2016-10-15 23:35:00

长春电影节闭幕式诠释电影城长春精彩

第十三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今晚闭幕。城市因文化更显美丽,长春因电影更显魅力。作为中国第一个以城市命名的电影节,今晚的电影节闭幕式,以精彩的电影语言,诠释了电影城长春的精彩。

2016-10-15 22:51:00

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将在第13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启动

第13届中国长春电影节11日将在长春开幕。记者在今天上午召开的本届电影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将在第13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上启动。

2016-10-09 14:45: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