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北碚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抓住产业、乡村治理等“牛鼻子”,以示范先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并积极探索振兴的有效路径。

北碚区静观镇桃花节  图片由北碚区委宣传部提供
  牵住特色产业牛鼻子
  “1月26日,中国花木之乡·静观第十八届蜡梅文化艺术节圆满落幕。为期一个月的蜡梅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我镇打卡游玩。”北碚区静观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镇围绕已有500年历史的“梅”文化做文章,连续18年举办节会,使蜡梅产业活力越来越强。镇里倾力打造的素心蜡梅产业园,已引导130多家花木企业和合作社转型升级,形成农文旅融合的蜡梅全产业链。目前,素心村已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村。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北碚在产业振兴中,加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培育壮大花木、柑橘等优势特色产业,构建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产业振兴中,该区依托西南大学学科优势,结合北碚现有柑桔良种繁育基础,深化种子种苗技术研究,推进国家柑橘区域良繁基地建设造。全区现有柑橘育苗企业10多家,全区苗子年产3500万株,占全国柑橘种苗年供应量的10%。
  自2018年以来,北碚区新(扩)建农业标准化基地35个,创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培育“一村一品”示范镇村7个,建成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打造10家乡村旅游示范主体。

北碚区柳荫镇猕猴桃基地  图片由北碚区委宣传部提供
  激活乡村振兴源动力
  如果盛放的蜡梅是游客走近素心村的初衷,那么乡韵悠悠、村风融融的和谐景象就是游客记住这里的真正缘由。近年来,素心村积极推进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创新“堡垒素心”、“自治素心”、“廉洁素心”、“文明素心”等乡村治理四举措,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完善,不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2007年,该村荣获“重庆市文明村”称号。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北碚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工作,同时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坚持群众主体,走出以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三治结合”乡村治理路子。自2018年以来,全区实施送流动文化服务进基层活动2500余场,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个,全国最美家庭2户,建立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341个,开展法律进街镇活动800余场,行政村全覆盖建立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北碚区龙凤桥街道本勋农业公园  图片由北碚区委宣传部提供
  打造乡村振兴排头兵
  “春柳村位于三圣镇中部,2014年被评为贫困村时,村里一条便道都没有。不仅老百姓出行难,产业发展也仅仅是自给自足。补齐短板,是脱贫致富的当务之急。”据三圣镇春柳村驻村第一书记耿庆林介绍,近年来,该村在已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
  2020年7月,三圣镇春柳村被确定北碚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试点村,同时纳入全区人居环境集中连片整治范围。为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先后投入各级各类建设资金1455万元,实施试点村农房立面整治75户,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000平方米,蔬菜基地提档升级2个,社会治理示范点创建1个,道路提档升级项目4条4公里,道路绿化1000米。
  此外,该村还按照“一线三园”的规划,以三金线到村委会、半山公路为一线,串联“菜园”、“果园”、“花园”三大产业园区,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提升工程。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带动村民务工、土地流转300余人,村民本土就业增收约200万元。
  由贫困村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试点村,春柳村的蝶变,仅仅是北碚区坚持点面结合,聚力打造试验示范“新亮点”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按照“一强二美三新”工作要求,谋划布局15个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精心打造“一村一品”美丽乡村典范。目前,全区15个示范村项目基本建成,8个A类示范村成效初显。
  柳荫镇探索城郊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乡村优势资源与城市优质要素有机融合

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黄金香柳基地  图片由北碚区委宣传部提供
  从主城中心城区的北环出发,只需30多分钟的车程就可到达一个“世外桃源”——北碚区柳荫镇。
  春日里的柳荫镇明通村,村民在忙着整治自己的居住环境。
  “人居环境整治为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正在清扫刚改造好农房的明通村村民朱正文说,“我把这房屋利用起来,与旁边的‘闻柳观渠’一起,接待城里来的游客。要不了多久,我们这里就会变成一处乡村旅游小景区。”

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人工水渠  图片由北碚区委宣传部提供
  挖掘乡村资源集聚城市要素
  “把乡村的优势资源挖掘出来,与城市的优质要素融合一体,发展优势特色乡村产业,这是我们探索成功的一条乡村振兴路径。”柳荫镇党委负责人说。
  3年前,北碚区委、区政府决定,由柳荫镇率先在全区进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的试点和示范。
  这试点从何入手?
  上个世纪70年代修建的灌溉水渠,全镇有14条,共43公里,这是承载乡愁的独特景观;东升村有500多亩的黄金香柳,是全国最大规模的黄金香柳林;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搬到城镇居住后,农村有大量的闲置农房……这都是柳荫的优势资源。
  除资源独特外,区位也占据优势。如今,主城中心城区到柳荫镇只要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找出了自身的优势资源和区位优势后,镇党委提出,用这些优势资源,吸引城市的优质要素进来,发展现代农业与旅游相融合的特色乡村产业。

北碚区柳荫镇杨家坝院落  图片由北碚区委宣传部提供
  两条乡村旅游线路“长藤结瓜”
  出柳荫场镇不远的西河村草铺子入口,高高的水渠下,“闻柳观渠”4个大字格外的显眼。
  “这是‘闻柳观渠’农旅融合精品路线,有4公里左右长。”柳荫镇宣传统战委员涂小彬说,这条旅游线上可体验采摘等农业活动。
  3公里长的“田园童画”精品路线,则是柳荫镇打造的第二条乡村旅游线。这条线将东升村500多亩的黄金香柳基地、400亩猕猴桃基地、500亩稻田等串联起来,吸引了四川美术学院等城市资源和要素进来,打造出了一条“农+旅+艺+学”融合发展之路。
  在一大片黄金香柳旁边,正修建游客接待中心。黄金香柳林里,修建了一条星空艺术步道。
  杨家坝院落,是东升村一个有37户农民居住的农家院,如今已被打造成“柳门”艺术院落。
  院落里闲置的猪圈屋、农房等,已被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改造成“柳豪农品”爱心超市、艺术凉亭、乡村美术馆等;在院落中间,利用空地,建起了“柳音”乡村舞台,可供小型演出。
  院落中间的王中琴家是两楼一底,她用这闲置的房屋改造的民宿“香柳”,有12个接待游客的房间。目前,这个院落里已有10户村民,在自己的农房里,开起了接待游客的餐饮和民宿。
  两条美丽乡村旅游线这根大藤上,已开始结出乡村旅游业、现代农业的大瓜。柳荫镇相关负责人说,在这两条线上,已建成“一锤定荫”、“稻香故园”、“柳门竹巷”、“望渠书屋”等20几个景点,还有一批正在打造的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园。

北碚区柳荫镇草莓基地  图片由北碚区委宣传部提供
  城乡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
  挖掘乡村优势资源,集聚城市优质要素,已使柳荫镇在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上,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径。
  据介绍,近两三年中,柳荫镇已投入1.6亿余元,建起“四好农村路”85.36公里,投入520万元,建好入户便道53.67公里。
  在农旅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上,已引进重庆新华集团、重庆懿林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城市资本落户柳荫,利用乡村的优势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
  在现代农业上,已建起大杨梅、蓝莓、脆桃、翠梨、冬枣、西瓜、香柳、红枫、园艺花卉、山桐子、猕猴桃等特色产业。而柳荫传统的稻田,也被打造成“稻香故园”稻田文化艺术展示区。城乡资源要素的融合,还促进了“智慧乡村”的建设。镇里以东升、明通为试点,初步实现了智慧管理,设立云端控制中心,建立村管理、防范、控制一体的安防保障体系,安装智慧灯杆,并开发“一部手机游柳荫”,开发“滴滴打牛”APP等观光旅游模式。(记者王彩艳 徐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