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央广夜新闻

今日调查:揭秘微信谣言伪装术

2015-01-19 23:49: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1月1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近日,微信“老鼠灭门案”传播者者因涉嫌“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警方依法处以行政拘留10日。微信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越来越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微信谣言,你信过吗?作为普通公众,我们应如何培养谣言免疫力?

  为尽可能减少垃圾信息的困扰、清理谣言,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与微信、治微三家联手,对微信谣言展开研究,并发布了《微信谣言分析报告》。对此,《央广夜新闻》专门采访了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大数据传播实验室副主任何凌南老师。据何老师介绍,相应研究基于点击率上十万的公众号,是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尽可能全面整理基础上,根据文本分析、内容分析、统一建模等一系列统计方法得出。

  哪些“伪装术”等待识破

  基于长期对微信谣言开展的大数据研究,何老师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条在微信上传播较广谣言的规律:

  第一、老帖。这类谣言往往重复性高,今年出的可能明年还出,同样一篇文章也可能仅仅是变更地点而已,比如一开始是在贵阳,后来换一个标题在山东。

  第二、主题非常固定而且集中。在传播较广的谣言中,人身安全占到23%,食品安全大约占20%,再加上与疾病、健康养生相关话题,总共能占到70%。

  第三、通常会引发恐惧情绪。此类谣言惯用一些绝对夸张但未经证实、毫无根据的数字,制造耸人听闻的效果,常见的如如“100%致癌,吃了减30年寿命”,“80%家庭面临洗牌”等。此外,标题中也惯用“有图有真相”等词汇,传播一些很难让人接受的画面。

  微信谣言为何让人轻易相信

  解读微信谣言屡破不断的秘密,何老师提到了道金斯的“文化秘密”理论:道金斯认为,同生物进化一样,我们的文化和思想在不断进化。类似基因决定论,有生命力的消息自然会存活下来,并具备越来越强的传播能力。据此,斯坦福大学行为学教授进一步提出,一个有生命力的信息通常具备六大原则:简约、意外、具体、可信、情感和故事。

  何老师认为,微信上的谣言之所以传播广,过目不忘,通常是因为这些信息本身符合此类传播特点,有适于传播的基因在。

  老人是传播主力

  很多人反映,对此类信息传播能力非常强的往往是家中的老人。对此,何老师说到,就像容易受病毒感染的群体,也容易被谣言病毒命中一样——老人一方面信息素养不太够,不太会接受太多新鲜知识;另一方面,由于衰老的原因,老人往往特别关注和死亡相关的话题,而这类话题正是微博谣言传播的重镇,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再加上保护子女的进化本能,他们往往更倾向于传播此类信息。

  何老师说到,对此不应该怪老年人,更多是谣言本身特点决定的。“人的信息加工能力有限,不去求助工具或深入思考的话,这些信息乍一看确实非常像真的。面对谣言中所说的严重后果,更多人选择相信。”

  平台责任不首要 提高公众免疫力是关键

  何老师认为,微博微信这类平台,多于传播而非筛选,让他们负起清理监督谣言的责任并不现实。引用社会心理学中“态度免疫”的说法,何老师认为提高公众对谣言的免疫力才是关键:“如果一开始完全没有听说过这种说法,然后听到类似吃惊的消息,往往打击会非常大;但一旦接触过一些看似很荒诞的消息,慢慢识别,就会获得类似的’免疫能力’,不容易被骗到。”培养自身成为一个辨别信息的高手,减少情绪化专发,不信谣、不传谣,谣言才能越来越少。

编辑:王文伟作者:

头条推荐

参与讨论

我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