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之声 > 央广新闻

央广网

江西出台全国首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

2015-06-22 13:04: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南昌6月22日消息(江西台记者龙蓓)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江西出台首个省级非遗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并将于今年9月1号正式实施,为非遗撑起“保护伞”。在江西,与端午节有关的多个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受到《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保护。

  由于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的支撑,之前江西省对于一些非遗项目的保护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江西省人大常委会的法工委副主任韩军在调研中发现,江西省是非遗大省,项目比较多,但经费一直不足,传承人容易流失到外省去,同时由于没有财力、物力来维护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给遗产的保护带来了一些问题。为了避免一些传统的民间习俗、技艺也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江西省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从传承与传播,合理利用与发展,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县级政府成为责任主体,保护不力将被追究责任。其中明确了对传承人的保护,规定了为非遗传承人建立健康档案。国家级传承人享受每年的身体检查,还有加强传承人的培训、交流,提高他们的学术艺术学修养等。同时细化了境外组织来江西考察非遗的条例,确定要加强非遗的集中连片的整体性保护,加强非遗的生产性保护。

  江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截止到去年年底,共有7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8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条例的推动下,江西省的文化厅先行一步,将非遗的专项资金增长了50%,从往年的400万增加到了600万,同时启动了非遗传承人的关爱工程。从今年开始,对国家级传承人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对濒危项目和生活困难的省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贴5千元,以保护传承非遗的人间国宝。同时设立了在各大专院校长期培养非遗人才的长效机制,加强了非遗进校园、进商场活动的覆盖面。在农村,由文化部门加强对非遗项目的引导排练,激起广大群众参与非遗项目的热情。同时建立了一些非遗保护单位的退出机制,江西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丁跃表示,以前没有法律规定做的好不好都一样,现在有法明确了,责任心不强,种种原因没有有效保护非遗的单位有可能被撤销传承人的资格。江西的非遗保护还有一定的路程要走,但是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保驾护航,在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江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编辑:刘梦

关键词:江西;非遗;非遗保护

说两句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备05065762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54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