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北风“急救”北京污染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央广新闻 > 正文

[建党90周年系列直播]光辉足迹——风云南京

2011-07-14 11:21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主持人】各位听众,这里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系列直播”《光辉足迹——风云南京》,我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主持人鹤佳。

  【主持人】我是江苏新闻广播主持人王瑾。

  【主持人】我是来自南京新闻广播的主持人沈雷。

  【主持人】南京古称建业、金陵。这里依山傍水,地势险要,不仅历来为兵家所争,而且也是好几个封建王朝的帝都。1927年4月18号,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而身后是“4-12”反革命政变中无数共产党人留下的鲜血,中国革命在伤痛中前行。

  【主持人】1949年4月23号,在万千民众的支持和“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声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全世界看到了“中国解放”的曙光。

  【主持人】今天的纪念建党九十周年特别直播“光辉足迹”,我们将沿着南京解放的轨迹,为您展现一个个共产党员在那段风云岁月的传奇故事,带您领略六朝古都的时尚新貌。

  【主持人】电影《渡江侦察记》片中主人公李连长以他的机智果敢给几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主持人】没错。其实李连长的原型,就在咱们南京,他就是原南京军区工程兵副司令员曹兴德。

  【主持人】1949年,曹兴德只有26岁,血气方刚,已经是第三野战军9纵26师侦察排排长。他所带的这个侦察排比大部队提早两个月来到安徽无为的江边,上级交给他们的任务是,尽可能提前摸清敌人的部署,火力配置,为大部队到来后渡江作战提供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试探,一天夜里,一个4人侦查小组偷偷摸向了江心的一个小洲岛。

  【曹兴德】他们就偷偷地靠近黑沙洲,3个同志就上去了,刚刚进去距离不远,就碰上了敌人,敌人巡逻哨发现了我方这条船,就一面喊叫一面开枪,我们这几个同志就往里面隐蔽起来。天亮以后,敌人大部队出来了,挨家挨户搜索。当时,黑沙洲上到处开满了黄黄的油菜花。白天,侦查员们就在油菜地里躲避搜查,晚上出来刺探情报。10多天后,敌人阵地的构造、防御体系基本摸清楚了,可是没船怎么把情报送回来呢?后来,他们与老百姓商量,借用老百姓家的大木盆;晚上,他们将大木盆放在水塘里,几个人就学着划,划了几个晚上,基本上掌握了划水。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他们在大部队渡江前个把星期,划着大木盆回来了。当时,我们都以为这几个人已经牺牲了。

  【主持人】在渡江侦察如火如荼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万解放大军经过了游泳训练也已经蓄势待发。

  【主持人】1949年4月20号,从子夜起,第二、三野战军的百万雄师,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千里的江面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敌人苦心经营了3个月之久的长江防线。

  【主持人】解放南京可以说是解放战争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渡江战役中,人们知道“渡江侦察记”,知道聂凤智给毛主席那份“我已踏上江南土地”的著名的电报,可很多人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渡过长江。

  【主持人】可以说,那个时候的全军将士都在为第一个登上南岸而摩拳擦掌,但历史在那个时候给了我们一些戏剧色彩,因为一次意外的“抢跑”,一艘突击小船“阴差阳错”地成为了百万雄师中的“渡江第一船”而永载史册。时任27军235团1营3连副指导员的宋孔广就是幸运者之一。他给我们讲述了那段难忘的记忆。

  【主持人】1949年4月20号,总前委下达了渡江作战的指令。

  【宋孔广】(这个时候,部队的情绪(高涨得)不得了,有些班排都写决心书、写血书呵,用手指咬破了以后写的血书交给党支部,争取(登上)渡江第一船,都有决心。另外,有些战士、新战士申请入党,就是(申请)火线入党。

  【主持人】在浓浓的夜色掩护下,战士们将事先隐藏好的船只一艘艘从大堤旁拖进了长江里,沿着顺江岸一字排开,宋孔广和12位战友排在了第一位,摆好了突击的架势。按照原计划,当晚8点30分将展开总功。因为要偷渡,所以既不能打信号弹,也不能吹号,只能通过看前船的动作展开行动。当时,宋孔广所乘的突击船正要掉头摆出攻击队形,可没想到这让其他的船只误会了。

  【宋孔广】我乘的突击船一掉头,后面的船以为是冲击了,“哗”地一下都冲出去了,我们的船(向江心)冲出去离岸有一百五十米,快得很;这时,营长在岸上,他还没上船呢,他就大声喊了:回来回来。我一听,我知道可能出乱子了。但(冲出去的船)哪能回来呵,叫不回来,不能回来了。所以,但是我也不顾了,就喊:同志们,死我们也要死到南岸!冲啊!所以,问题就出在这儿,按照总攻的时间还差十几分钟。

  【主持人】据宋孔广老人的回忆,由于战士们各个都拿出了“拼命三郎”的气势,不到一支烟的功夫,他们就冲上了南岸。

  【主持人】不过,渡江战役并不都是“一支烟”那么简单,当时,三野八兵团三十五军进攻江浦、浦镇、浦口,国民党为捍卫南京,在南京外围,沿江设置了多达22万人的防御部队,其中三浦战役的战况尤为激烈。

  【主持人】如今,60年硝烟散尽,三浦战役牺牲的烈士们永远留在了南京江浦求雨山烈士陵园, 烈士们英勇献身的精神也镌刻在南京人民的心上。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就连线正在江浦的江苏台记者丁凤云。

  【丁凤云】我身后就是南京江浦求雨山烈士陵园。当年血战的“高地”,就在如今的求雨山、凤凰山。两座山都只有几十米高,经一夜血战,103师伤亡400余人,至21日晨才攻克江浦县城。22日凌晨,浦口才全境解放,为23日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扫除了最后的障碍。为纪念在战斗中牺牲的指战员,政府在当地修建了烈士陵园。每年清明,社会各界人士都会来到碑前,祭奠血洒“三浦”地区的烈士们。

  【主持人】当年的三浦地区曾经是激烈的战场,现在的三浦是不是还是一片荒凉?

  【丁凤云】当年烈士洒遍鲜血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为南京发展的新的一极,走出烈士陵园,门前道路连接的就说宁六高速。上了高速,飞驰过三桥,四十分钟车程就可以到达南京主城新街口商圈。四月初,正在建设中的过江隧道也成功穿越江心。跨江发展战略是南京城市建设、产业布局、文化观念的战略转折,跨江发展不仅是江北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更是缩小南北差距、 造滨江城市、提升南京竞争力、实现都市圈中心城市战略的必然选择。

  【主持人】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获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21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2/3,余部23日可渡完。

  【主持人】这是1949年4月22号毛主席亲自执笔为新华社撰写的电文,一天之内,我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在长达上千华里的战线上横渡长江,国民党经营多时的长江防线转瞬间土崩瓦解。那么人民解放军在渡过长江之后从哪里进入南京城的呢?

  【主持人】这个我知道,应该是被称为南京门户的下关码头。南京广播电台的记者王佳佳此刻正在下关区,我们马上来连线她。

  【王佳佳】我现在就在下关码头的江边,现在这里叫中山码头。不远处就是挹江楼和热河路。1949年4月23号上午,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等撤离南京。晚上九点,我 35军先遣部队乘“京电”号、“凌平”号等船渡江,从下关码头登陆,分占狮子山、挹江门和热河路。为后续部队进城奠定了基础。

  为永久纪念渡江战役以及南京解放这个伟大的历史事件,江苏省在下关的热河路广场建立了渡江胜利纪念碑,在挹江门城楼上,南京市人民政府也建立了渡江胜利纪念馆,这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

  【主持人】下关除了作为历史的纪念以外,又融入了哪些现代的元素?

  【王佳佳】作为南京解放重要门户,下关区的发展也同样没有落下,眼下更是迎来了"打造南京外滩"的这样一个机会。大家都知道,外滩是上海的知名景点,那么要在南京打造出一个新“外滩”,咱们下关区可以说是再适合不过了。因为下关区有非常多的旅游资源,比如说有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渡江胜利纪念碑、明城墙风光带、下关民国商贸旅游街区等等。现在的下关不愧为南京的“新外滩”。

  【主持人】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主持人】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解放军渡过长江,进入南京城,下一步就要直捣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心脏—总统府了。

  【主持人】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他的标志性建筑,而标志性建筑和标志性事件的重叠,就成为了历史的坐标。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便是这座总统府。1949年,中国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就是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主持人】1949年4月23号午夜,人民解放军3野35军指战员突入弃守的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沿着著名的中山路,向蒋家王朝的统治中心——总统府前进,并最终占领了总统府。作为亲历者,几位35军官兵为我们回忆了人民解放军当时攻占总统府的情景。

  【主持人】提到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出现那个经典的镜头,解放军官兵爬上总统府门楼,扯下青天白日旗,换上一面鲜艳的红旗。那是一面什么样的红旗?现在的总统府已经成了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副馆长刘晓宁介绍,其实那只是一面普通的用于指引冲锋的红旗。

  【刘晓宁】 最早到达总统府的是104师的302团第一营。他们进入总统府以后,就把旗杆上的一面青天白日旗扯了下来,在天快亮的时候,升起了一面红旗。进总统府时间比较早,24号凌晨两点多钟,进去以后把各个位置都占领了,都控制住以后没有进去,一直到天亮以后,等到大部队也到了,首长也到了,南京地下党、文物馆部门的同志都到了以后,才开始对各个办公室里的东西进行清理。天快亮了以后,六七点钟样子才升旗。根据一些老同志的回忆,有一个简短的小仪式,几分钟的升降旗仪式,降下一面青天白日、国民党国旗,升了一面红旗,当时五星红旗还没有。也有人说是党旗,但我看了镜头就是一片红旗。

  【主持人】不仅旗子是临时找的,而且这张照片也是事后补拍的。真正的英雄们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历史身影。

  【刘晓宁】这张照片是谁拍的呢?是35军的一名随军记者,叫做邹健东,补拍的照片。据他回忆,是三天以后,27号上午十点钟左右,他跟队35军的部队进入南京,他觉得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镜头,而且在这个标志性的建筑上拍照很有必要,他就跟当地的驻军首长提出这个建议,马上得到了采纳。当时可能已经不是第一营了,二营、三营的官兵按照记者的要求,排成队列,有站的、有蹲的、有坐的、有举手的,在门楼上摆好姿势以后,邹健东用一台莱卡照相机把这个镜头拍下来了。

  【主持人】其实,最早进入总统府那批官兵很快就调防了,出现在照片上的并不是原来的那些士兵。历史就是这样,很多创造历史的英雄往往并没有被记录下来,成为真正的无名英雄。

  【主持人】如果1840年鸦片战争清朝签订《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49年攻占南京总统府则可以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结束。在100多年里,南京总统府多次成为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南京总统府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的浓缩。

  【主持人】说的对,现在,南京总统府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近代史博物馆,在外观上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貌。下面我们就来连线南京台记者李烨,请她为大家介绍一下现在的总统府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李烨】我现在的位置就是中国近现代史遗址博物馆 “南京总统府”。

  现在总统府每年要接待200万游客,五月前后和十月前后是人气最旺的时候,今年喜逢建党90周年,来这儿的游客好像更多了,我现在就来采访一位。

  【李烨】今天怎么想到来游览总统府?

  【游客】我就是南京人,住成贤街那边,离总统府不远,我经常带外孙到这边玩。里面很大,有9万平方米吧?而且有树有水,小孩喜欢,你看现在荷花开了,槐树也开花了,前几个月有樱花,八月份的时候还有桂花,我们家都办了公园年票,经常来。在里面逛逛感觉还是蛮好的,还可以看看这些历史,看看这些中式的、西式的老建筑。

  【主持人】多年后的今天,总统府已经不再是一块禁地,它已经成了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李烨】2004年总统府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跟总统府一墙之隔,是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大型时尚休闲街区“南京1912”,对于熟悉上海“新天地”、北京“后海”的朋友来说,“1912”就是南京的“新天地”。“1912”休闲街区呈L形环绕总统府,由17幢民国时期风格的建筑以及共和、博爱、新世纪、太平四大广场组成。昔日的总统府邸,如今已经被打造成南京的‘城市客厅’。”

  “1912” 有西餐厅、酒吧、茶吧、咖啡屋、夜总会等等最现代的内容,它以总统府为地标,依托的是民国时期典雅大气、中西合璧的府衙式建筑,传承的是民国文化,可以说是徜徉在历史与时尚之间。

  【主持人】刚才我们介绍了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占领了总统府,并不等于解放了南京全城。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进军路线,还有一个地方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南京,以新街口为中心节点,一条大道穿城而过,当年孙中山先生的灵枢从此经过,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中山大道。沿中山大道一路前行,终点就是中山陵。

  【主持人】62年前,中山陵在解放南京城的战火中面临着危险,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会不会受到打扰呢?就当年发生的故事,我们采访到了时任解放军35军105师团政委,曾任南京军区组织部部长刘至诚的女儿刘迎新。

  【主持人】1949年4月24日凌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35军105师团政委刘志诚率部渡过长江进入南京后,随即向汤山方向追击残敌。部队行进到中山门附近停下休息时,突然接到侦查员报告,说前面驻有一支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大家立即准备激战一场。刘至诚命令快速查明情况,原来这是保卫中山陵园的拱卫队。刘至诚了解情况后,决心和平应对。

  【刘迎新】因为他们底下一个副团长说,哎呀,赶快打,把这些敌人全部消灭掉。我对父亲说,你怎么会想到尽量不要打,最好能和平解决掉呢?他说,我当时实际上中山陵都没去看过,谁知道那么漂亮,都没想到。但是他首先知道,孙中山是他心目中的一个英雄,他的墓地一定是一个很神圣的地方,应该保护它,不应该把它破坏掉。

  【主持人】刘志诚命令官兵不得随便开枪,并迅速向上级汇报;同时,和孙中山的卫队长范良接触。刘至诚的言行使范良感到,这支刚从烽烟中走过来的作战部队十分通情达理。

  【刘迎新】从刘志诚身上,他们看到了共产党人对孙中山是很尊重的,他们相信了(这支部队),所以他们愿意合作。

  【主持人】很快,国民党拱卫队的枪械悉数封存。这时,上级决定临时改变刘至诚团追缴残敌的计划,由他们接管中山陵。

  【刘迎新】上级说,既然你们已经和中山陵的范良、王权谈判了,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们吧,你们的任务就是把中山陵保护好,追击逃敌的任务就交给别的师去做。事情经过是这样的,很碰巧的,并不是一开始就让他做这个工作。

  【主持人】接到上级命令正式接管中山陵后,刘至诚立即召集部队到广场上集合,要求大家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反复强调保卫好中山陵的重要性。部队住的是中山陵最差的房子,每天在林区数次巡视,在碰到老百姓前来砍树、随便在陵墓区域放置汽油桶等各类问题时官兵都能够及时地制止和处理,范良也由此和刘志诚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数天之后,陈毅司令员前来谒陵,对陪同的刘至诚说:“南京中山陵接管的最好!”刘至诚则表示自己应该这么做。

  【主持人】这确实是一段令人感动的故事,从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山先生极大的尊重。正因为这次和平的接管,我们今天才能继续拥有完整的中山陵。那么,目前中山陵的情况如何?我们来连线江苏台记者陈凌云,请他来为我们做介绍。

  【陈凌云】我现在的位置是在中山陵的——,顺着一级一级宽阔的石阶而上,孙中山的陵寝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可以在这片沉寂与苍茫的环境中,安静的感受孙中山陵寝的崇高与伟岸,见证着一代代的后来者的不断造访,更见证着两岸关系的友好和平。

  在这里,五年前,时任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先生“和平之旅”第一站选择南京敬谒中山陵,激动之中为秀丽如画的中山陵题字:中山美陵。2009年,国民党在台湾重新取得领导权之后党主席吴伯雄首度参访大陆,第一站还是选择了南京。就是在这个“博爱坊”前广场,他激动地对南京民众说,非常感谢南京市政府把中山陵维护得“这么好、这么美”。

  2010年11月12日,中山陵迎来了特别的一天。因为在这一天,也就是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44周年纪念日的时候,中山陵放弃了每年2亿元的门票收入将中山陵陵寝从此免费开放。中山陵即将迎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我们也期待着历经风雨的中山陵再也不会受到战火的打扰。

  【主持人】在解放南京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地方不得不提。这里虽然不是解放南京中牺牲最多的地方,但是如果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开始算起,这里牺牲的烈士却要超过整个渡江战役。雨花台上雨花石,10万英灵浸润之。渡江战役的胜利和南京的解放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

  【主持人】这是由无数的牺牲铺就的一条胜利之路。在南京雨花台,就埋葬着这样一批革命先烈。

  【主持人】南京台的记者原玲现在已经到达了雨花台。

  【原玲】在长达22年的国民党独裁统治时期,近十万名共产党员和各界爱国志士在雨花台被杀。南京解放,是对这些烈士先辈的最好告慰。新中国成立后,在1949年12月12日,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作出了修建雨花台烈士陵园的决议。馆内收集了1000万字史料和1500件实物。

  今年七一前夕,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重新布置了展览陈列,展览以“为中华民族之崛起”为主题,讴歌了在雨花台牺牲的数万英烈。引人注意的是序言厅中“雨立方”的创意展示---一块绣有2401位烈士英名布料悬挂在天花板上,随着英烈名字垂下的是数十万根绣线,每一根绣线又以雨花石收尾。寓意着“精神恒久远,凝聚雨花石”。

  【主持人】这么多英烈做出了牺牲,我们真的不应该忘记他们的名字。你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位英烈的事迹?

  【原玲】在我面前的烈士名单中,有一个传奇策反英雄叫做徐楚光,在1942年到1946年潜伏南京的过程中,他秘密发展了伪中将参赞武官洪侠和南京“洪门大亚山”首领朱亚雄参加地下情报工作,策反了被称为“余则成”原型的军统南京站少将站长、伪军委会少将科长周镐,秘密建立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地下交通运输线,并截取蒋汪联合“剿匪”军事计划及江浙日伪联合“清剿”行动计划等重要情报。1944年1月,他又争取汪伪警卫第三师师长钟健魂起义,三师官兵3000余人被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独立第一军。后来因叛徒出卖被捕,1948年10月9号被保密局秘密杀害于南京,时年39岁。

  【主持人】新中国的建立不仅有那些在战场奋勇杀敌的战士的鲜血,还有很多长期在隐蔽战线工作的地下党员,而他们的功绩一点都不亚于那些战场上的英雄。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之际,南京市档案馆解密了一批从1922年到1949年潜伏南京的地下党的名单,一个个光辉的名字重新跃入世人的眼帘。

  【主持人】其中一位女性的故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她就是1946年开始担任南京地下党市委书记的陈修良女士。南京市党史馆副主任余翔为我们讲述了陈修良当时在南京从事地下工作的情况。

  【余翔】1946年4月受华中分局副书记谭震林指派,潜入南京,担任南京市委书记。当时的南京,军统、中统等特务机关林立,凶如虎狼的特务、叛徒,日夜在搜捕中共地下党员。从1922年初建到陈修良赴任前,南京党组织曾遭受过八次毁灭性的大破坏。作为南京地下党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市委书记,她面临的凶险和艰难是不难想像的。到达南京之后,陈修良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得党组织在1946年之后基本没有大的损失。到南京后,陈修良调整组织方式,更加务实地开展工作,使组织成员社会化、职业化,逐步掌握了学生运动。同时,直接领导情报和策反工作。领导国民党飞行员俞渤驾机起义,南京警卫师师长王宴清率部起义,配合上海局发动国民党政府最大的军舰——“重庆号”起义。而陈修良的情报系统触角,一直延伸到国民党的国防部和驻南京的美军顾问团,为人民解放军的渡江作战提供了方便。

  南京解放前夕,她又果断派遣学委委员沙轶因,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出面,做通其姐父、国民党政府检察署检察长杨兆龙的工作,经过杨的努力,释放了南京监狱里的所有政治犯,创造了地下党工作史无前例的奇迹。

  【主持人】刚才我们介绍了当时南京地下党的领导人陈修良的故事。陈修良只是南京地下党的一个代表,为了南京解放,为了配合渡江战役,在国统区里,用智慧与敌人周旋的地下党员,同样要时刻面临生与死的考验。当年的南京地下党员许荏华谈到了另外两位为解放南京起到关键作用的地下党员。

  【主持人】1949年2月17号,一艘国民党军舰突然停在吴淞口,当时这艘军舰的任务是配合江阴海防的第二舰队,阻止解放军渡江。         

  【主持人】这艘军舰就是1948年,由英国赠送给国民党,号称国民党海军中最大最强的主力军舰“重庆号”,这艘排水量达7千吨的庞然大物,被视为国民党海军的“王牌”军舰,连蒋介石都在舰上召开东北战区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会议。         

  【主持人】不过,早在1948年的10月份,南京的地下党员们就开始秘密筹划策反这艘军舰了。

  【许荏华】在金陵大学有一个地下党员,他叫王一刚,他的哥哥是个海军军官,他认识重庆号的军官,通过他,党就联系上他的哥哥,叫王淇,然后王淇又联系上了重庆号巡洋舰,结果呢,一共组织了二十几个人进行策反,发动他们起义。

  【主持人】重庆号的舰长邓兆祥是一个正直爱国的海军军官,几年前他就接触过共产党,对起义早有心理准备。一个星期后,重庆号宣布起义。除了展开策反工作,南京地下党为了配合大军过江,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刺探江防情报。在当时国民党设在南京的最高江防指挥机关里,就有这样一位地下情报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把一份份绝密江防情报源源不断送过江。             

  【主持人】若干年后,国民党在总结十大失败原因时,竟赫然将此事列在其中,并称,正是由于这个人和他所窃取的江防情报,“使千里江防溃于一旦。”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共产党地下情报人员名叫沈世猷。         

  【主持人】1949年初,已经事先打入国民党江防最高指挥机关--京沪杭警备司令部的沈世猷接到了地下党的指令,要他尽快提供国民党在安庆到芜湖荻港一带的江防配置图。沈世猷的女儿沈红阳回忆说。

  【沈红阳】这个任务确实很艰巨,父亲到处窥测时机,终于趁管这段防务的参谋外出视察之际,代理他的业务,期间发现了详细军事图。父亲冒着生命危险,当晚将图带回家,与母亲连夜将图誊写下来。后来4月20、21日,西路东路大军在安庆、江阴一带打过江来,父亲提供的江防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主持人】“信念是无底的深海,忠诚永在”,这是对地下党员们最好的诠释。陈修良曾经说过:我随时准备上雨花台。“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

  【主持人】正是因为有样将生死置之度外的地下党员的无私奉献,才使得我们的党得以稳步发展,才使得白色恐怖最严重的南京城得以光复,才使得人民解放战争如同摧枯拉朽一般顺利推进。

  【主持人】对于他们,对于雨花台10万英烈,对于所有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贡献的先辈,我们除了崇敬和缅怀,努力地建设这个他们奉献生命的国家或许是一种最好的告慰。

  【主持人】雨花台如今的发展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南京台的记者原玲现在已经来到了雨花台旁边的京沪高铁。接下来,我们连线记者原玲。

  【原玲】在今年的6月28号,雨花台多了一道新的风景线,这就是已经建成通车的高铁南京南站。它将是亚洲最大铁路枢纽。穿越南京南站最惹人注目的京沪高速铁路,它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轮轨技术最先进的高速铁路,也是新中国以来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待南京南站建成、各路轨道通车后,苏浙沪长三角将变为名副其实的“快三角”。南京到北京仅需四小时,到上海只需一小时,到杭州仅需五十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也是南京解放62周年,62年后的今天,整个南京城市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京由国民政府的首都变成了江苏省首府,南京军区总部,在全国城市中,综合影响力排名第五!尤其是苏南地区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南京经济政治地位的不断提升,苏南地区成为了我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南京凭借历史文化的优势,也成为了新中国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主持人】南京终于解放了。南京城的老百姓是通过什么渠道第一时间知道这个消息的?

  【主持人】这个就要提到当时的国民党中央电台,也就是我们江苏广播电台和南京广播电台的前身。而南京市中山东路132号,就是我们现在播音的地方,当年南京解放第一声呼号就从这里发出。  

  【主持人】1949年4月24号,南京的大街小巷可以看见解放军,也可以听见市民们的敲锣打鼓声。这一天,在中国的广播史上同样也是划时代的,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变成了人民电台,成为了党的喉舌。清晨,人们打开收音机发现,呼号变了。

  【蔡美娴】4月24号,天还不太亮的时候,我们电台江东门的机房就向负责播音部门工作的蔡襄打来电话,他们说,军队已经撤了,还开机吗?蔡襄当时就想,不能够停播,一停台里头就乱了。他就说:开机!那天,赶上我值班,蔡襄就叫我这样报:这里是南京广播电台,就这样说两次;然后你就放15分钟音乐。我们是7点半开始广播的。

  【主持人】作为当年的值班播音员,已然是耄耋之年的蔡美娴老人,回忆起这一切,仍然感觉历历在目。开播后不久,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开始呼叫南京台,双方通话后约定播音时间。9点钟,北平新华台询问南京的情况。播音工作的时任负责人蔡襄表示:不清楚,双方约定在上午11点钟再度通话。

  【蔡美娴】11点的时候,蔡襄向北平新华台汇报了南京的情况,当时汇报的内容是这样的:今天上午,人民解放军已经进入市区了,新街口到下关一带都可以看到许多学生、市民手里拿着“欢迎解放军”的旗子,跟解放军在谈话。市面上是很平静的,大部分商铺还没有开门。

  【主持人】通话以后,北平新华台传达了上级的三点指示:第一,转播新华台的节目,报告南京解放情况;第二,保护好电台的设备;第三,等待军营。由于此前蔡襄已经向武汉《大公报》记者钱文元约稿,所以这是国内首个宣告“南京解放”消息的声音随即响彻城内,并通过电波,传至各个角落。蔡美娴老人,用他的声音见证了这样的历史。

  【蔡美娴】钱文元就把采访到的情况写成了新闻稿。他的稿子写的还是很激动人心的,有几句话我永远也忘不了。他在文章中说:南京这座被国民党政府统治了22年的古城获得了新生,南京解放了!这篇稿件,就有我在中午以前播出了。

  【主持人】百年风云,沧桑巨变。如今,站在新翻修的长江堤岸上,眼前呈现的是商船繁忙的航行景象和日新月异的沿江建设。长江之水依然滚滚向前,激浊扬清。

  【主持人】站在紫金山上极目眺望,是不断拔地而起的城市地标和相得益彰的城市规划布局。古老的文化名城正在演绎着飞速发展的现代诗篇。

  【主持人】站在玄武湖旁环顾左右,游人和市民,或歇歇脚,或拍拍照,或者只是静静地思索,尽情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老百姓享受着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

  【主持人】站在“十二五”的起点上,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南京,正在大踏步地向国际化大都市迈进。这座千年历史名城开始焕发新的青春。

  【主持人】各位听众,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特别直播《光辉足迹—风云南京》到这里就要结束了,节目最后,主持人;鹤佳、王瑾、沈雷,代表监制:徐冰,编辑:王慧、仇剑梅、苇央,技术:莫小广,感谢您的收听。听众朋友,再见!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8607240

编辑:任芳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