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1日消息(记者贺威通 晋城台记者李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根据中共中央指示,八路军总部开赴山西前线,挺进太行山,在华北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抗日根据地,太行精神逐渐凝聚。

红色热土上,耕耘不辍,薪火不息,太行儿女接力奋斗,创造奇迹。中国之声系列报道《追寻》,1日推出《绝壁开天路 筋骨铸太行》,讲述“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

在山西省晋城陵川县锡崖沟村,有一条长度7.5公里,依山凿壁而成的挂壁公路,在险峻的太行山腹地,呈“之”字形盘旋而下,落差达到600多米。八百里巍巍太行,共凿有七条挂壁公路,其中修建难度最大、历时最长的当属锡崖沟挂壁公路。

“路两边树木青翠、山清水秀,现在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走进公路尽头的锡崖沟村,我们见到了原锡崖沟村村支书,今年67岁的宋志龙。作为土生土长的锡崖沟人,宋志龙至今还记得,小时候村子几乎与世隔绝,九成的村民一辈子都没出过山。

宋志龙说:“一年的粮食才能够半年吃,配上树叶、野菜才能填饱肚子,基本上和外界没有联系。这块就是当时的村委会,是修路的指挥部。”

从1962年开始,世世代代被大山阻隔的锡崖沟人,立志要凿出一条通往外界的路,可因为缺乏经验、资金和设备,经过近20个春秋的摸索,这个梦想还是没有完成。

1979年,工程兵退役的宋志龙复员回村,看着家乡依旧落后的面貌,他想起了小时候奶奶讲的八路军在太行山的故事,如果没有抗战到底的决心,怎么争取最后的胜利?在宋志龙和村里党员们的动员下,1982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锡崖沟人再次吹响了劈山修路的号角。

宋志龙说:“老百姓都是义务工,吃自家的饭,不挣一分钱。有的人把门牙打掉了,有的人打到腿部(腿受伤),凡是流血的人在路上抓一把泥土一抹继续干。”

这个地方就是老支书董怀跃、村民宋双保牺牲的地方。山区修路不易,1990年,锡崖沟老支书董怀跃和村民宋双保在排除哑炮的过程中被炮弹击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许多村民都害怕了,甚至有人提议放弃修路。宋志龙瘫在炕上一整天都起不来,可没过多久,他抓紧组织召开了一次群众大会。

宋志龙说:“在会上,我和大家说,老支书和村民宋双保为了什么?是为子孙后代走出大山,要学习八路军那种精神,就是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他们未完成的事业,我们必须去完成。”

“老百姓自发堵在山洞上,等着车过来,这个是当时通车的场景。”宋志龙忘不了那一天——1991年6月10日,锡崖沟人用30年时间修建的公路终于通车,中国乡村筑路史上的伟大奇迹在太行山实现了。

“老百姓自发买上鞭炮,不知道谁哭了,大家都跟着哭了。一代一代盼望着走出大山,现在终于走出大山了。”宋志龙说。

挂壁公路,凿开了太行山,锡崖沟也与周边的王莽岭、天界山等景区一起,凭借南太行美景走上了发展旅游产业的康庄大道。近年来,锡崖沟每年游客人数超过10万,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现在来到的就是锡崖沟展览馆,展示的是锡崖沟人30年修路的故事。”如今,一条6米宽的新公路早已打通,从山外面开车进村只要十分钟,挂壁公路成了网红旅游景点,2009年荣登《中国路谱》典型农村公路榜首,2011年入选新中国60大地标。锡崖沟村配套修建了展览馆,把修路的故事继续讲下去。

宋志龙说:“我觉得锡崖沟修路的精神也是太行精神的体现,我们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折不挠、勇于奉献、愚公移山、水滴石穿的精神,我们一代接一代,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要克服。”

锡崖沟村党支部委员郭玉东说,现在村里正在进行景区提升改造工程,一个更加美丽的锡崖沟就在不远的未来,“以后我们将依托太行一号路的通车和锡崖沟景区的提升改造,我们有信心把锡崖沟的旅游业做得更好更强,做出特色。”

在村里的中心小学,锡崖沟的下一代,三年级学生赵丙南在平整的操场上,对着话筒说出了自己的梦想:“我想成为一名画家,画出他们以前修路的样子,看看他们付出了多少努力才修好了这条路,看看修路有多难,以后要好好学习。”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贺威通。行走在挂壁公路,我眼前浮现出包括宋志龙在内,一代代锡崖沟人锲而不舍、艰辛劳作的身影,这是一条用鲜血和汗水筑就的路,也是满载希望的未来之路。随着锡崖沟挂壁公路的闻名于世,锡崖沟筑路所体现的太行精神再一次得到传承和发扬,那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真实写照,是不畏艰难、愚公移山精神的生动实践,更是实现民族复兴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