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29日消息(记者雷恺 刘梦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实行严密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给边区造成极大的困难。1941年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自己动手”的号召下,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南泥湾,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仅仅三年时间,将士们在杂草丛生、荆棘遍布的荒芜之地开辟出万顷良田,让“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这个响亮的名字,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今天的南泥湾人,将南泥湾精神刻入血脉,把“陕北的好江南”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中国之声系列报道《追寻》,29日推出《陕北好江南,振兴新样板》。

金秋时节,延安南泥湾镇进入了丰收季,杰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杰一大早就拎着合作社生产的小米、南瓜来到南泥湾村侯秀珍老人家里,75岁的侯秀珍正在新建成不久的南泥湾精神“红色家风馆”忙碌着。

侯秀珍:这张照片就是王旅长领着他们牲口驮、牲口拉,开路,我们南泥湾这三个团口号就是“小米加步枪,保卫党中央”。

侯秀珍的公公刘宝斋是三五九旅七一九团九连副连长。1941年,刘宝斋跟随部队进驻南泥湾开荒种田。新中国成立后,刘宝斋放弃了返城的机会留在了南泥湾,在守护这片土地的同时,他总喜欢给年轻人讲一讲当年南泥湾大生产轰轰烈烈的奋斗岁月。刘宝斋去世后,当了多年村干部、在南泥湾修过路建过学校的侯秀珍自觉地接过了接力棒,南泥湾的故事,她一讲就是几十年。

侯秀珍:同学们,这把镢头是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大生产的镢头,你们要牢记南泥湾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发扬南泥湾精神……

侯秀珍家的“红色家风馆”(记者 雷恺 摄)

在“红色家风馆”里,侯秀珍手拿“传家宝”镢头(记者 雷恺 摄)

今年是南泥湾大生产80周年。侯秀珍家中这座由三间房屋组成的“红色家风馆”里,陈列的就是刘宝斋和三五九旅在南泥湾的近百幅珍贵老照片和战士们当年开荒种地的工具。最显眼的位置陈列着一把普普通通的镢头,侯秀珍对刘杰说,这是他们家的“传家宝”。“刘宝斋老人就拿这一把老镢头,王震带领三个团开了26万多亩土地。”

走出侯秀珍家门口向南望去是一大片高粱地,成熟的高粱穗颗颗饱满,再远处是一片金灿灿的稻田。刘杰自豪地说,这六百多亩地都是他们合作社耕种的。

刘杰:以前都是三五九旅开发出来的,现在我们自己承包着,里面种的树苗、高粱、玉米,还有谷子、药材,一亩地能收入五六百块钱。翻地、播种、打药,这些全是机械化。

刘杰所在合作社承包的玉米地(记者 雷恺 摄)

刘杰是土生土长的南泥湾村人,娘家离侯秀珍家只有100多米。小时候,刘杰就听过刘宝斋爷爷讲南泥湾的故事。成家后,刘杰带着全家人投入到南泥湾的种养殖产业,山下的农田里,刘杰种植了水稻、玉米、高粱、中药材、火炬树等农作物;在山坡上,她大规模发展养猪产业。山上山下形成的生态循环,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还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

刘杰:从种植然后养殖,养殖产生的粪便再上到地里面,地里面粮食酿成酒,酒糟再喂猪,就是循环性产业了。

合作社在山坡上散养的猪,肉质量好、营养价值高。头一年,1000多头猪养大了,但销售成了难题。坐不住的刘杰自己开着皮卡车,拉着猪肉在城里挨家酒店跑,免费让人品尝,跑坏了两辆皮卡车。靠着这股拼劲,猪肉的销售市场终于打开了。

刘杰:第二年的时候他们好多从我们这儿订,我把市场打开的时候掉眼泪了,哭了,没有自力更生的精神,你走到哪儿都不行。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创业致富的刘杰没有忘记南泥湾的乡亲们,她带动周边10多个村组农民全部加入了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1100多农户,解决了600多人的就业。

刘杰:能干劳务的我就带到我们公司干劳务。像那种年龄大的、残疾的,从我这儿逮猪崽子回去先养着,卖了钱再把猪崽钱给我。农户家自己产下的农产品销售不出去,全都集中在我们这儿,我们给他销售。

农忙过后,刘杰张罗着把村子里的人组织起来,扭起陕北大秧歌。她一直有一个梦想:和父老乡亲一起,把家乡南泥湾变成现代化的“陕北好江南”。

刘杰:要向前发展,现在种植现代化了,养殖半现代化了,以后要发展到全现代化,这才叫现代的南泥湾、现代化的“陕北好江南”。

南泥湾镇示范村——马坊村(南泥湾开发区管委会供图)

从80年前的镢头开荒,到现在的机械生产,如今的南泥湾不仅成为全国热门红色旅游景区,更走上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绿色之路,打造出乡村振兴的新样板。在这片田畴似锦的土地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故事还在续写。

南泥湾镇镇长李明:我们通过大力开展生态建设,建起了南泥湾湿地公园、千亩观光稻田、大生产纪念馆等。今年前来南泥湾旅游研学的人员已突破百万人次,吸引许多当地农民开始创业,发展农家乐、民宿或到企业就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6000多元。

在侯秀珍老人家里,刘杰又一次听她讲起老照片背后的南泥湾故事,两人唱起了那首她们从小就会唱、也将一直传唱下去的经典歌曲《南泥湾》。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雷恺。深秋的南泥湾,千亩稻田金黄一片,向我展示着“陕北好江南”的美景。在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在党徽广场,《南泥湾》的动人歌声不时回荡。时代变迁,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不断变革,但南泥湾精神的内核始终没有变,它还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南泥湾精神的感召下,千千万万的南泥湾人正通过一双双勤劳奋斗的手,铺展开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