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滔滔大河,蜿蜒九曲。黄河,从青藏高原出发,绵延5464公里,流经9省区,东入渤海。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涌不息的黄河水哺育着炎黄子孙,孕育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明和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黄河宁,天下平”。治理黄河,自古就是安民兴邦的大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习近平总书记四次来到黄河流域考察,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从“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安澜、长治久安有了根本保障。

  黄河就像一条精神纽带,把家与国如此紧密地连在一起,黄河的保护和治理是流域人民岁月静好、生活幸福的所在。9月9日起,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黄河人家》,讲述沿岸人民与母亲河相依相守的故事,记录他们在时代变迁中,与黄河的和谐共生。12日推出第四篇《流进心中的河》。

 

  【黄河名片】

  万里黄河由甘肃白银进宁夏中卫,过青铜峡,到石嘴山市出境,全长397公里。总长不到十四分之一的“母亲河”,在干旱的戈壁、沙漠之中开辟出一片绿洲,人们叫这里“塞上江南”。

  在沿黄九省(区)中,宁夏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历史上早有“天下黄河富宁夏”之说,赢得这一说法的根本,在于宁夏得黄河灌溉之利。在6600平方公里的引黄灌区里,以河、渠、桥、滩为名的乡镇和村庄多不胜数。2017年10月,宁夏引黄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卫市中宁县舟塔乡上桥村,也是一个依黄河而生,靠黄河而兴的村子。

  央广网中宁9月12日消息(记者杜希萌 郭长江 徐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中宁,黄河右岸,古渠道引着黄河水向东南方向延伸,密织如网,滋润着卫宁平原。这里是宁夏枸杞的发源地和核心产区。

  古渠引得黄河水 造就两岸遍地“金”

  8月,一排排半人多高的枸杞树枝叶葱郁,零星点缀着几粒红果,或紫或白的小花开的漫不经心,这是丰饶过后的微微倦怠。

  记者:今年枸杞收完了?

  张伟中:收完了,基本上是每年的六月下旬到七月这一段时间夏果结束。现在就是修剪,十月份秋果又上市了。

  记者:这上面挂的还是夏果?

  张超轶:这都是末梢的了,就小一点,刚开始的还大一点。

张家的地里,枸杞树酝酿着下一轮的丰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杜希萌 摄)

  张伟中在中宁县舟塔乡上桥村过了72年,祖祖辈辈最熟悉的就是黄河边的枸杞地。他的父亲张佐汉老人,曾经在这里留下了“枸杞的枝和叶”,他和儿女们继续着枸杞的栽培和推广。

  张伟中:我们爷爷、我们太爷就是种枸杞的。我的老父亲又改进了这个技术。

  记者:老爷子这辈?

  张伟中:又把这个技术提升了。一生他就做了这么一件事。1932年的时候,有的农户就把这个苗子挖了。这个(枸杞)苗是一个银元三棵苗子。

  张超轶:别人在挖的时候,他在使劲花钱扩大枸杞的种植规模。

  张伟中:抗战胜利之后,枸杞的价格就上涨了,老父亲种这些苗一下子扩散了。

  记者:一个银元三棵苗,留了这些苗。

  张伟中:直接就育苗,扩大到甘肃、青海这一带。

年轻的张伟中(右)和父亲张佐汉(左)在枸杞地里(受访者供图)

  几十年前,父亲张佐汉选育出了枸杞新品种,还创造出了修剪枸杞的“张氏剪枝法”。如今,张伟中成了宁夏“枸杞传统栽植技术”的非遗传承人,家里还留着三亩多枸杞田,主要用来探索新品种的培育和枸杞栽培技术创新。每年一到种植季节,四邻八乡就请他去指导技术,父子两辈人的足迹遍布西北地区。

家中荣誉墙上,张伟中把父亲的老照片挂在最高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徐升 摄)

  记者:这张照片是什么时候的?

  张伟中:这是70多岁的。

  记者:当时在干什么?

  张伟中:他当时在枸杞地修剪,老爷子和我后来主要在外地做技术指导。基本上西北都跑过了,宁夏、甘肃、青海、新疆。

  家里出门往西走,就能看到一片片的枸杞苗。“打横不打顺,膛里要抽空;密处行疏间,稀处留油条”,父亲常念叨的枸杞修剪口诀,已经刻在了张伟中的记忆里。

  张伟中:营养集中在一条上。

  记者:怎么看哪根需要剪?

  张伟中:你要看,比如,这里有一条,这里有一条,这就多余了。

  同样记忆深刻的还有从小就听父亲念叨的“家边流过的七星渠”。在祖辈的口口相传里,七星渠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是宁夏引黄古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宁平原上历史最久、整修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好的引黄自流干渠。

  张伟中:我们这是自流灌溉。我们这儿的七星渠就在这里,自流水,常年都有(水),要淌90多里。

  记者:七星渠有90多里那么长。

  张伟中:都受益。

  记者:等于我们这90多里的人都受益于这条渠?

  张伟中:引的就是黄河水。宁夏平原种什么粮食都好,小麦、水稻、高粱、玉米、枸杞,过去(那边)还种瓜。

  记者:西瓜是好吃。您看这个土和那边就不一样。

  张伟中:这就是沙土,从甘肃那边来的。

  记者:就是您说的,红土就是甘肃来的。

  张伟中:也有从青海冲击来的,是黄河带来的,所以中宁县过去有上面各省的几个土质,冲击了以后,都是黄河水带来的,黄河最富的就是从河套平原到我们卫宁这一段的平原,这最好了。

  黄河流淌 流着两岸农家心中的希望

像父亲当年一样,张伟中也把小儿子张超轶带到了枸杞苗旁(受访者供图)

  儿女们接过祖辈的技艺,把枸杞栽培技术带去了青海、甘肃,还建起枸杞种植基地。

  四个儿女中,小儿子张超轶曾经是家里的“少数派”。大学毕业后,他去了云南工作,当时只是想逃离种枸杞的苦。张超轶说:“小时候,摘枸杞子,夏天晒得要死,时间又长,像我老父亲五点起来,一直辛苦到(晚上)十一二点,第二天五点又起来,所以我们小时候都害怕,一听说夏天摘枸杞,头就大了,就是那种感觉。”

  2014年再回到中宁,张超轶开始经营网店,把家里种的枸杞、父亲传承的枸杞膏、枸杞酒技艺展示给更多的人。张超轶说:“走出去了人家一提宁夏枸杞好,就觉得很自豪。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学费都是地里来。行不行的,咱们试一试,毕竟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就(没了)。想着把这个事情既要传承下去,还能够发扬光大。枸杞地就在黄河边,人工栽培就六七百年,都说宁夏枸杞好,黄河水灌溉出来的枸杞就是好。母亲河赋予宁夏这片土地的东西,也就能够感受更深刻一点。”

6月,家中后院里,张超轶帮着父亲晾晒枸杞(受访者供图)

  在张家新起的正房外,水泥地面被画出方格,后院里的大灶上熬着今年刚晒干的枸杞。

  把浸泡后的枸杞洗净、去皮、去籽,精心熬上三四个小时。这项由张伟中复原的技艺让他的枸杞被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他曾经带着枸杞膏参加过农产品展销会,半天就销售一空。张伟中说:“现在枸杞膏还手工做着呢,一年要做400来斤。一般秋季做,冬季也做。”

  不忙的时候,张伟中会顺着翻新的村道走上半小时,去黄河边看看。在那儿,他坐过羊皮筏子,听过“花儿”高歌。

2018年,上桥村翻新了村道,顺着走过去就是黄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杜希萌 摄)

  记忆中的老渡口随着黄河大桥的通畅,变成了河边用不上的“老物件”,曾经听过的顺口溜仍在羊皮筏子船工的口中传唱。

  黄河岸边的滩涂上,红柳肆意生长,草色仍是青葱,几丛小花被晚风吹得伏倒。张伟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河边走,就像小时候一样。

  张伟中:现在一般都不准开地,就让这长草。

  记者:以前这块都是耕地,现在退耕了。

  张伟中:退耕了,就让它长草。

  记者:就是要恢复生态?

  张伟中:恢复生态。

  记者:现在您觉得比之前如何?

  张伟中:现在比原来水清得多了,黄河的生态还好了。

  记者:这两年,黄河生态保护还是好多了。

  张伟中:现在保护生态上有河长制,人、牲畜可以饮用上,庄稼都好,老人们也盼着黄河要清、要干净。

  记者:您也盼着黄河水要干净。

  张伟中:干净,对农作物也好,这就可以了,清得多了,生态好了。

  【记者手记】

  我是记者杜希萌。张超轶2005年去了长江边上大学,毕业后越走越远。不光是他不愿意回来,父亲张伟中也希望儿子读了书能跳出农门。张超轶说,曾经只记得黄河水浑,但离开了故土,还是想手里掬一捧黄河水,还是放不下地里的小红果。

  大哥几乎整个夏天都奔波在青海、甘肃,把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枸杞种植技术传到更远的地方。而他,不仅操心着地里的红果,惦记着市场价格,还在银川开起了枸杞经销店,也帮乡亲们在网上代售枸杞。

  他们家的院子里栽着百日菊,在中宁,这花儿也叫“步步高”。

张伟中看黄河水缓缓流淌,这河流淌着他心中生活“步步高”的希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徐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