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天下浙商]千里不独行

2017-12-02 09:1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2月2日消息(记者刘祎辰 张国亮)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无论是浮梁出海、还是创业乡里,抱团经营、合作发展都是浙商为人称道特点之一。温州鞋革、宁波电气、嘉兴纺织、绍兴印染、桐庐快递……一个个由最开始的老乡带老乡发展起来的优势产业,让不到11万平方公里的省域面积上密布起活力非凡的块状经济。

  从明清时风气渐起的商帮文化、到如今与时俱进的浙商精神,合作都是其中重要的关键词。从实业致富的经济发展,到产业升级的资本驱动,浙商的抱团精神有了更高效的合作方式。

  掘金,和乡亲们一起

  浙江桐庐原本只是浙江西北部一个虽美却不富的小县城,钟山乡更是山多地少生计艰难。1993年从这里走出的聂腾飞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当时杭州很多贸易公司的报关单需要连夜送到上海,但那时的邮政速递最少需要三天时间。于是聂腾飞创立了申通快递,专跑杭州到上海的业务。随着他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亲戚同乡开始跟着他铺网点。但那时圆通快递董事长喻渭蛟还在一心一意搞装潢,对快递根本看不上,“有一个找到我做宁波的申通,我老婆跟他们是一个村的同学,当时我没有理会。我说快递有什么好做的,五块钱十块钱一票多辛苦,我装修一个工程十万二十万就可以赚了,但99年三角债特别厉害,基本上讨了一年钱没讨回来,我下定决心要转行。我这个人可能拉业务很方便,当时我没讨钱那个本事,我仔细算了一笔账——快递,100票、500票、1000票……那真叫细水长流。”

  当喻渭蛟重新审视快递业时,终于看到了国外邮政相关法规修改的先例,也看到了民营快递的发展空间。2000年,34岁的喻渭蛟带着借来的5万块钱来到上海,创办起了自己的快递公司。在这一年前,和申通董事长聂腾飞一起创业的胞弟聂腾云创立了韵达快递。而又过了两年,中通快递在和喻渭蛟妻子同村的赖梅松手中诞生。无怪乎中国快递业的“三通一达”,竞争之外也总有着“旧时相识”的情谊。喻渭蛟表示:“当时我们出来申通他们也在帮助,中通起来我们也帮了很多,现在大家虽然有竞争,但我们毕竟是桐庐人,一个地方走出来的。竞合永远是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走向全球化时,更要讲究抱团出海共同发展。美国UPS走到中国来时跟政府谈判是一起来的,对哪些客户标准制定是一起来的,开展哪些服务它们一起来的,我们这些企业肯定会在竞合当中不断的努力抱团去发展走向世界。”

  据桐庐县商务局统计,全国由桐庐籍民营企业家创办和管理的快递企业已达2500余家,在浙江省以温州鞋革、宁波电气、嘉兴纺织等闻名的板块经济里,又添上了桐庐快递这亮眼的一笔。

  商会,游商的情感纽带

  “浙江人最大的特点是四海为家,哪里有商机就到哪里去!”说话的是嘉发集团董事长王如法,这个今年已经年近七旬、离乡在重庆用20年时间发展起当地龙头企业的老人,正在谋划着向深圳进军。

  人稠地少的浙江,自古有外出讨生活的传统。游商在外,一声乡音,一叙乡情,或多或少的相互帮衬,都是夹在异乡创业辛酸中,尤为难得的甜,因此地缘相近的商人们在外经常团结在一起,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不外如是,而浙商直到如今也是商会形式最完整、分布最广泛的其中一支。四海为家的浙江商人,也有商会这个家。

  王如法表示:“比如我到深圳肯定去找商会,商会有一种亲近的感觉。另外,对企业来说像一个母亲一样,它是桥梁是纽带。它可以告诉你当地的投资环境、人文、什么方向的产业可以发展,给我们做借鉴。你看着这些不能起到直接的作用,但对我们投资起到很大的作用,不然你四下一片茫然。”

  听说王如法要来到深圳投资,深圳市浙江商会执行会长陈艳十分欢迎。陈艳说,叙乡情传承文化,是商会未来的关键,“商会在几次转型过程中,一定是文化理会。以浙江人的精神为基础,以亲情为纽带,持续发展。”

  资金抱团,让合作更高效

  坐在西溪崭新的办公区里,浙商创投联合创始人、行政总裁华晔宇递来的名片上有一行显眼的小字:传承浙商精神、助力民族产业。10年前浙商创投诞生,三个创始人都是对家族生意兴趣了了的浙商二代。那年国庆节,饭局之上的闲谈,企业家们聊的尽是传统行业已到瓶颈,但积累的闲置资金却不知该投向何处。席散,陈越孟与华晔宇拉上了另一位创始人,当时已在创投领域打拼多年的徐汉杰,浙商创投开始筹备了。第一笔私募四个亿,LP(有限合伙人)全是浙江人。

  华晔宇表示:“第一LP都是原来熟悉的人,总共只有十几个人。大家都是熟悉的人,有一种天生的信任,也是对你能力包括做事情方式的认可,传化徐冠巨、滨江房产、喜临门全在这里,我们到现在浙江创投的LP或我们的合作伙伴也是浙江的占大多数。”

  三个年轻人的创投基金可以顺利融到第一笔钱,其中或多或少有着浙商群体彼此间的信任。直到今年,浙商创投的资金,近九成依然来源于浙江本省的投资者,每只基金4-5亿居多的规模,按华晔宇的话说是“小圈”式投资,而选择项目时,华晔宇也坦言浙江本省创业者的项目占比不小。从抱团搞产业打市场,到聚合资本投资运作,华晔宇认为本质是一脉相承的,“以前抱团也是一种资本合作,资本合作可能是实业型的,一个人在这方面接到一些业务,把业务带给边上的人做,边上人学会了也去自己接业务,一个产业去带动起来,块状经济的发展都是老乡带老乡。现在因为更加资本化了,比如我做基金、一起搞并购,层次更高的变成资本的合作,更加现代。”

  在浙江本省,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数以万计的中小企业形成了近500个工业产值在5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无论是义乌的小商品、嘉善的木材、还是海宁的皮革、绍兴的轻纺,背后都有着老乡带老乡的朴素身影;在浙江省外,通过遍布海内外的商会组织,浙江商人互帮互助抱团发展。而从实业到资本,浙商间的抱团精神正在以更高效的方式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2008年,上海市浙江商会与建行签订合作协议,帮助中小浙商抗击金融危机。

  2011年,在接连遭遇市场大火等风波后,罗马尼亚浙商牵头建起唐人街。

  2016年,浙江省上市公司组团考察英国、德国、以色列,好项目当场签约。

  2017年,一带一路浙商基站建设正式启动,为抱团寻找商机做好准备。

编辑: 倪艳楠
关键词: 浙商精神;合作;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