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砥砺奋进的五年——我的山水乡愁]像土地一样饱满的青春

2017-08-16 07:27:00来源:央广网

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完成后李明的水稻田,图中可见修缮的排水沟、重铺的砂石路、右下角的就节水闸和左下角可见的过路涵

  央广网同江8月16日消息(记者李伟民)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这里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三江平原,河流纵横交错,湿地星罗棋布。从“北大荒”到“北大仓”,这里的人们曾经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奇迹。然而,“北大仓”一度不再丰饶。开垦的耕地坑洼不平、涝灾严重,不少农民无奈远走他乡。

  2005年开始,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启动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平整土地,修路通渠。一批年轻的大学生走出校园,把青春撒向泥土,将劣地变良田。如今,整理后的黑土之上,水稻连片,农民喜上眉梢,愁容不再。造富饶“北大仓”,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三江平原北部的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勤得利农场,绿油油的水稻一望无际,挺拔结实。在一块稻田附近,农场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吕洪奎正在巡查。检验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完成区的闸门、管道等基础设施运行状况,是他的日常工作。他介绍说,“看闸门的运行状况,给它上点油,维修保养,不好的时候,咱们得卸下来修。”

  陪同巡查的是这块稻田的负责人李明。涝灾严重、耕地质量差、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是三江平原耕地的特征。当地流传一句话,年年“丰产不丰收”。每亩地水稻产量最高只有七八百斤,农民一年下来几乎白忙活。2005年,建三江管理局启动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李明的田块正是吕洪奎2014年参与整理建设的。

雨后,非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区的土路

  在吕洪奎和他的同事帮助下,李明稻田里90亩的草塘被填平,配套的道路、水渠、闸门等设施也建设起来。吕洪奎说,建设的涵洞,在农户用水的时候,将闸门解锁,地表水直接进地。

  看到希望的李明选择留下。如今,李明的年收入达到20万元。田埂边,他新买的白色轿车在雨后的太阳下微微闪光。他说,“配套设施也全了,我们省工省事,提高产量。这两年效益很好,产量1100斤。一亩地增加了300块钱的效益。”

  近五年来,建三江通过土地整治项目,提升了耕地质量,建设了配套的基础设施,产量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提升,水毁耕地、水土流失现象得到遏制,缓解了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和整治前相比,每年增加粮食产量30多万吨,新增耕地14.7万亩。项目区的条件改善,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吕洪奎很欣慰,“项目区基础建设更好了,路也通了,排水沟道不再存水了,过路的和进地的建筑物也都修缮完成,能改善项目区整体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像以前那么遭罪了。”

吕洪奎(左)和他的爱人孙一铭(右)

  2009年,吕洪奎大学毕业。农村长大的他,并没有按照父母的希冀成为城市白领,而是来到勤得利农场,做一名工人——每天整理土地、和泥土打交道。刚结婚时,吕洪奎的工作一度引起妻子的不满,“天天整个人弄得特别脏,有一段时间我们还因为这个事情分开过。”

  对家人的看法,吕洪奎不是不在乎。不过,每次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建设后,农户感激的神情,让他不舍。吕洪奎回忆说,“在7区那头,老头、老太太在那里一住就住半年,就怕哪块淹地。等到实施项目过去,把这个建得特别标准的时候,他们特别感激,然后把鸭子杀了,整点鸭蛋、花生米,非要留我们在那吃饭。”

  8年来,吕洪奎在项目建成区、项目施工工地、项目规划区不停地穿梭、忙碌。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周末或者假期。青春,如脚下的这片黑土地一般,饱满、丰盈。吕洪奎介绍说,“我每天都得来,如果我有事,我们的监理,还有另一个项目负责人,他们就要过来了。”

  家人同住在农场。耳闻目睹中,也在逐渐接受并开始支持他的工作。吕洪奎的孩子今年3岁了。他说,等孩子长大,要带他一起看一看自己建设好的地块,看一看自己曾经穿着胶鞋、一身泥土和汗水干活的地方,看一看丰产又丰收的“北大仓”。

  一只水鸟从前方飞过,飞进了看不到边际的稻田。

编辑: 杨璇铄
关键词: 砥砺奋进的五年;三江平原;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勤得利农场;吕洪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