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两会艺角]代表委员的“道具”

2017-03-04 07:40:00来源:央广网

  两会第一天,我来到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驻地的房间采访,她来自河南开封祥符区电影放映战线,是一名基层的电影放映员。在她房间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的,是很多的花生,有散装的,还有包装好的。

  “今年参加两会,他们都在笑我,说你怎么年年带花生啊?”今年是郭代表第四年带花生来参加全国两会。她跟我说,在基层放映场上她走过了42年,这42年,她看到小小花生作为主要农副产物,给当地农民生活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原来农民种植花生是4、5块钱一斤,现在通过深加工,一斤花生能卖到三四十块钱,我们区农民种植的花生已经上了国际航班,成了航空休闲小食品。”郭建华说,花生不仅是作为河南特产给大家品尝,更是她发言时候的道具。今年两会,郭建华带来的建议是国家要通过文化扶贫、文化扶智,尽快培养一批河南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促使河南产品向河南品牌转变。

  郭建华说:“100多年前就有儿歌唱‘花生大又圆,产自开封县,中国数第一,世界要争先’,那时花生就是农民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电影和花生伴随我在放映场上走过这42年,我衷心希望花生能像河南信阳红茶、好想你枣那样成为知名中外品牌,以农业花生品牌来增加种植花生农民的收入。”

  小小花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手中的“道具”,帮助她巧妙地建言献策。

  其实,带道具来辅助自己的发言,已经成为代表委员的新常态了,比如,曾经有带来一小袋家乡的黑土,希望以此提醒人们关注东北黑土地退化的问题的代表委员;还有带一棵贴有全新二维条形码的大白菜到北京,希望在全国推广使用二维条形码的代表委员;还有多年来坚持带菜篮子来开会,呼吁重提菜蓝子、拒绝白色污染的代表委员;还有白岩松委员,曾在发言时使用了手绢这个道具,他说,“两个人每天手绢用8次,一年下来可以保护一颗20年树龄的树。

  只要心中有百姓,一捧花生,一袋黑土、一棵白菜、一只菜篮……这些普通的物品都是反映民情、传达民意的“道具”。

  无论如何,在一年一度的参政议政平台上,我们都需要这样认真的代表委员来代民众发声。小小物件,见证了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方式的转变、水平的提高,更折射出代表委员拳拳爱国之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 王艺)

编辑: 朱琪
关键词: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