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真实甲午]30分钟福建水师覆没——清廷这么痛才领悟

2014-08-17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8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885年,对清政府来讲不是一个诸事皆顺的年份;但对中国近代海军来讲,这一年却绝对称得上是“关键之年”。

  从1883年起,法国议会就通过决议,加强对印度支那的侵略。而它最拿手的办法,就是通过海军将他的战争力量运往中国沿海。法国在当时是世界第二大海军国家,他们一心要扩大战争,从陆路和海上进攻中国。

  让法国人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在陆上战场的攻势居然败了。1885年3月在镇南关战役中,法军被中国军队一击而溃,清军乘胜收复谅山。然而,陆路之胜并未能够挽回战局。此前在头一年8月23日的马尾海战中,福建海军全军覆没;法国舰队和福建水师的11艘军舰在这里同时停泊对峙了40多天。清廷严令不准先发制人。当法舰利用潮水条件发起突袭时,中国军舰连起锚都来不及起,不到30分钟就惨遭失败。

  当镇南关清军取得大捷的同时,3月29日法国海军又攻占澎湖。在这种形势下,清廷不得已与法国谈判并签约,战后,慈禧在召见大臣时说:“此番立约实系草草了事,朝廷吃亏在无水师”。中法战争的结局,再次提醒人们海军是何等重要。

  1885年6月21日清廷颁布上谕,提出“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并要求封疆大吏和朝中重臣,就加强海防建设再次进行讨论。这就是第二次海防大筹议。清廷在经过中法战争的打击后,又有所“顿悟”,它急于寻求加强海防的新策。

  但是这第二次海防筹议与第一次相隔了10年。在这10年时间里,中国的海军建设蹉跎、踯躅,甚至浪费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当各位参与讨论者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发现这时大家共同关注的议题,已经不是要不要搞海防,而是如何建设海军,才能确保江山稳固。清廷确定的“三洋海军”的布局影响深远:至今人民海军还是按照北、东、南3个方向部署舰队。而最终确定“先建北洋一支”的决策,是清廷根据国家的物力、财力和自身安全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下来的,北洋海军在其后不长的时间内,就成为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显然,经过10年蹉跎,晚清的政治家们对海防和海军的认识已经更进一步。而此后的几年,则成为了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

编辑:姜萍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