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98年房改方案执笔人:“住宅是商品”观点曾被视为异端

2014-07-18 08:30: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7月18日消息(记者庄胜春)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福利分房到掏钱买房,百姓们有酸甜苦辣,政策制定者们也有博弈纠结。包括20年前的今天出台的改革方案在内,房改从设想到实行,可以梳理出以下三个时间节点。

  第一个节点,被看做中国房改真正的源头,是1978年邓小平在视察大庆油田和北京前三门新建公寓住宅楼时提出的“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和1980年,他有关“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的谈话。

  第二个节点,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这份整整二十年出台的方案,形成了房改的基本内容:“三改四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为以按劳分配的货币工资分配为主。

  第三个节点,是1998年,同样在7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将94版方案进一步细化,以“取消福利分房,实现居民住宅货币化、私有化”为核心,使得在新中国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福利分房制度寿终正寝,“市场化”成为了住房建设的主题词。

  但改革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房改中经过了怎样的纠结和反复?20年过去,房改取得的成就和遗憾又该如何评估?中央台记者庄胜春日前专访了现任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执行主席、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他是98年房改方案的具体执笔人;在此之前,他作为时任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也见证了94年房改方案出台的整个过程。

  上世纪70年代末,顾云昌进入当时的建设部工作,迎来了“住宅到底是商品还是福利品”的社会大讨论。他至今清楚的记得,即便在邓小平的1980年谈话之后,“住宅是商品”的观点,还是被很多人视为异端。

  顾云昌:84年代末我写过一篇文章,就是关于对住房私有化的问题。结果遭到了一些人的攻击,说我是提倡资产阶级自由化。好像这个私字不能出现,一出现就不对了,就资本主义的东西了。这些理论上的问题我们因为习惯的传统的想法,有个过程。

  这样激烈的讨论,一直伴随着各地的试点和改革方案的酝酿、制定过程。

编辑:张乔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