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中国之声 > 新闻纵横

[畅想京津冀一体化]北京:取舍的难题

2014-04-07 08:1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北京4月7日消息(记者韦雪 马喆 实习记者耿书培)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京津冀如何实现一体化?三地中河北最先提出想法,上个月拿出疏解首都功能的初步思路,中国之声推出系列报道《畅想京津冀一体化之河北季》。

  承接北京的功能疏解,借此机会,补齐短板,实现跨越式发展,河北对一体化的思路一直态度积极,最新拿出的规划几乎涉及当地三分之二的城市。至于北京,快速集聚的人口,越发拥堵的交通以及挥之不去的雾霾,要治这些城市病,北京也确实不得不舍弃些什么。北京要舍,河北要得,似乎各取所需,也顺理成章,不过舍与得之间,却是一条漫长的路。即便京津冀一体化进入快车道,需要考虑和协调的细节也数不胜数。河北摆出诚意,要承接北京的功能疏解,从北京的角度讲,给什么最恰当?系列报道今天播出第三篇《北京:取舍的难题》。

    北京今后只聚焦四个“中心”

  生活在首都,如果要问北京是什么中心,街头的随机采访,答案各有不同。

  受访者:北京是一个花销比较大的中心。

  受访者:我是来挣钱的,认为还是经济中心。

  受访者:文化中心,教育中心。

  受访者:北京汇集资源、政策啊等,我们在这边能及时知道,也了解更多更详细。

  市民的切身感受,以及勾勒的发展路径和北京今后的定位可能并不相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包括金融中心、经济中心、现代工业中心等等,北京的"中心"曾多达十几个,但今后的北京只聚焦四个"中心"。

  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今后沿着这样一个四个核心功能去发展,我们需要纾解很多北京非核心的功能。

  纾解功能,源于城市太胖。人口的增长过快,让北京的资源环境都到了一个极限。

  北京市市长王安顺: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北京市是276万,到1999年人口达到1257万,增加了近一千万的人口,用了多少时间呢?46年。从2000年到2013年14年间,人口增长了857万,年均增长超过61万,最多的时候80多万,这两年增加的势头虽然有所放缓,但是去年还是增长了45.5万人,这个数字恐怕也是一个很不小的了。

  对于在居住在北京的人来说,这个超大型城市在公共资源上的捉襟见肘,还集中体现在交通、房价和空气质量上:

  受访者:最不满意的地方,人太多了,还有一个就是空气吧。

  受访者:交通有点那什么,我上班比较远,需要倒好几趟地铁,地铁上人特别多,所以觉得交通有点问题。

  受访者:好像污染没这么厉害,原来没这么多车汽车,雾霾没这么厉害。

  受访者:原来在城里九几年的时候,18万买一个一居室五十多平米,现在涨成10倍都不止了,180万都买不来了,二百多万都不止,涨到二十倍了。

    相关城市规划或于年底前制定出

  北京市规划委的一位负责人表示,针对京津冀一体化,相关的城市规划还在研究制定当中。

  相关负责人:应该是年底以前吧,以前是三年,今年比较着急,国务院让我们最好一年就能编出来。应该是年底以前吧。

  为协调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京已经成立了区域协同发展改革领导小组。北京的功能疏解、产业目录等正在研究。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现在北京、河北、天津三个省市的规划部门已经建立了一个规划的协作协同机制,同时国家有关部门比如说国家发改委也在研究这个问题,我们总的想法就是要有一个积极稳妥的方案。

  北京的规划会怎样调整,它能给河北带来些什么?目前尚不明确。我们看到的只是北京要把动批、大红门等服装批发市场搬走;北京要推动城区优势医疗资源转移,未来5年,城区五环内将不再立项新建和改扩建医疗机构;北京提出将通州打造为城市副中心,与武清廊坊融合发展等等。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张乔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