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北风“急救”北京污染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新闻纵横 > 正文

[对话]徐匡迪:院士是一个学术问题 不要过分功利化

2011-07-01 08:00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从大学教师、上海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市高教局局长、上海市计委主任、上海市市长、中国工程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一路走来,徐匡迪跨越了学界、政界,职业生涯多次转折。在这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中央台记者焦莹对话我国首位“院士市长”徐匡迪。

  中广网北京7月1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普通的大学教师发展为我国享有最高荣誉的科技专家,成为我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的领导者,再到国家领导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经常说,“我不是为了自己从政,不是要当官,而是为了要把我们国家的四化事业向前推进贡献我的一份力量。”

徐匡迪 资料图片 来源:新华网

  臭老九的帽子摘掉了

  徐匡迪17岁进入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冶金系钢铁冶金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63年,他被调往刚刚成立的上海工学院。正当他想一展宏图的时候,“文革”开始了。“文革”结束之后,经过“隔离”、“下放”的徐匡迪重新回到了学校,成为一名研究生导师。1978年,他出席了文革之后的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

  徐匡迪:当时我参加了一些科学研究,我们和工人一起和科技人员一起实验成功我们自己的耐压耐温的不锈钢管,使得国家飞机能够上天,所以得了科学技术大奖,出席了这个会。

  在科技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邓小平提纲挈领地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那时,徐匡迪感到非常振奋。

  徐匡迪:特别是小平同志讲过,第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因为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生产才能发展。第二还讲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臭老九的帽子摘掉了。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8607240

编辑:陈晓冉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