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北风“急救”北京污染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新闻纵横 > 正文

[白话世博]世博会从来没有缺失过中国人的身影

2010-04-23 11:08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中广网北京4月2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15分报道,白话世博,有请中国之声观察员白中华。

  白中华:今天的世博您来看,昨天的世博听我说。20世纪后期的世博会,主题更趋多元,1958年的布鲁塞尔世博会是二战后的首次世博会,在战争的废墟上,人们不但重建自己的家园,还要重建自己的信仰和生活的勇气,世博会的标志物是一个巨大的原子结构模型,象征着人类安全和平的使用原子能,主题是科学文明和人道主义。1970年,战后的日本举办了大阪世博会,吸引了76个国家4个国际组织参展,参观人数超过了6400万人次,是截至目前历史上参观人数最多的一次世博会。这届世博会,大大地推动了大阪的交通、高档住宅、商业设施、旅游和文化交流场所的建设,推动以大阪为中心关西地带城市群的形成,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和布局作用巨大。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首次以环境为一体的国际会议,两年后,在斯波坎举办了国际环境博览会也就是1974年。

  到了80年代和90年代,世博会的主题词当中最频繁出现的是园艺,最深入人心的是能源和水源,最具创意的则是1988年澳大利亚布利斯班举行的国际休闲博览会,这个时候的世博会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1993年韩国在大田举行世博会,它标志着举办世博会不再是发达国家的特权。1999年中国政府主办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则把世博会的这一发展趋势又向前推动了一步,时间走向了21世纪,可持续发展和其他类似的理念充满了所有的世博会。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则把保护资源作用重要议题,2005年的日本世博会则以自然的睿智为主题,强调重新连接人类和自然,人类和自然牵起手,未来的梦想更辽阔而今天上海的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则干脆一杆子插到底,把主题直接指向了人类生存的重心。

  数百年来,人们对和谐城市模式的探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乌托邦到18世纪的理想城市,从理想城市再到田园都市,森林城市一系列的理论主张模型无不在探索如何建立城市在空间上,秩序上、精神与物质生活的平衡与和谐。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就是现在我们正在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中国,将为这样的探讨提供新的灵感和市场,也正如同联合国人居组织1996年发布的伊斯坦布尔宣言强调的那样,我们的城市必须成为人类能够过上有尊严的、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世博会到今天历时159年,先后举办过40多届,翻看历史有一个事实在近160年中不断被强化,那就是,不管世博会的主题是什么,也不管在哪儿办,世博会从来就没有缺失过中国人的身影,明天我给您说的是1851年,清朝商人徐农村单骑闯世博,湖州丝绸一展成魁。

  (中国之声、中国广播网联合推出新闻线索提供平台,您可将新闻线索发至邮箱:xwxs@cnr.cn,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8607240

编辑:周亮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