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2月19日消息(记者车丽)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民政部日前公布了今年首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其中多家打着“国字头”旗号,具有较强的欺骗性。记者专访民政部,2021年首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有哪些共性?非法社会组织为何屡禁不绝?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将如何加大打击力度?公众在参与社会组织活动时,又如何辨别“李逵”还是“李鬼”?

  “中国区块链委员会秘书长阐述中国区块链委员会及2020中国区块链年鉴概述……”这是所谓的“中国区块链委员会”此前召开的理事会。

  在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今年公布的首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中,包括“中国区块链委员会”“中国志愿者协会”“中国爱国文艺家协会”等。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刘宁宁表示,在涉嫌非法社会组织中,“碰瓷正规军”现象较为常见,用耳熟能详的名字骗取公众信任,开展社会活动。“这些组织基本上都打着‘中国’‘中华’‘国际’这些字样,‘拉大旗做虎皮’。这些组织的名称与我们合法登记的社会组织往往仅有一字之差,让人难辨真假。比如‘中国志愿者协会’与民政部合法登记的‘中华志愿者协会’仅仅一字之差,就是非法和合法的区别。”

  不仅如此,非法社会组织的隐蔽性强,活动成本低。刘宁宁介绍,非法社会组织“打一枪换一个地”已成为常态,基本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没有有效的联系方式。骗钱敛财是非法社会组织的根本目的。“非法社会组织公布的地址往往是一个国家机关的地址,公众在网上一查是某某部委,就相信了。他们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往往又用一个公司的账号来骗钱敛财,让公众把钱打到这个公司的账号上去,所以打着‘国字头’社会组织的名称,用一个注册的公司实际收取费用,就是这种运作方式。”

  刘宁宁透露,甚至也有单位和个人为利益驱动知假买假。“对这种非法社会组织举办的评比表彰,比如对某个与房地产有关的非法社会组织颁发的‘中国十大名优楼盘’等,有些房地产企业也不去查,就觉得我买这样一个牌子挂在我这个楼盘,反正购房者也不会看,而且这些奖牌提升了他的人气,有助于售楼,所以他就知假买假,这种情况普遍存在。”

  近年来,民政部门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依法处置了大批非法社会组织,有效净化了社会组织发展环境。2018年,民政部和公安部联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为期9个月,民政部依法处置了非法社会组织超过1.4万个。2019年后,各级民政部门将专项行动转化为常态治理,持续开展打击整治工作。未来,民政部将如何加大打击力度?刘宁宁表示:“完善配套的法规政策,提高非法社会组织的违法成本。增加对责任人的处罚力度,另外比如对其进行信用惩戒,拉入‘黑名单’,从法律上提高威慑性。”

  民政部提醒公众,在参与有关组织活动前,可通过“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等渠道查询社会组织的登记信息,核查其合法身份。同时,可登录“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的“投诉举报”栏目,提供涉嫌非法社会组织的活动线索。截至目前,各级民政部门共登记社会组织超过90万个。如果平台中没有您要查询的社会组织名称,那么您在参加相关活动时,就要在心中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