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石家庄1月11日消息(河北台记者孙青欣 李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疫情紧急,刻不容缓!1月5日晚,河北石家庄对全市所有社区、农村实行闭环管控。

  捐献救人,同样不能耽误!1月6日下午,邯郸的志愿者李先生按原计划乘高铁抵达石家庄,为捐献造血干细胞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此时,在北京的一家医院里,一位血液病患者已经进入移植仓,焦急地等待这份可以救命的“造血干细胞”。

  志愿者李先生曾在武警湖北总队服役过。他说:“疫情我们可以战胜,生命只有一次,我必须逆行而上,兑现我的生命诺言”。

  11日下午,在经过五个小时的采集后,来自邯郸的李先生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带着温度的“生命种子”即刻装箱,运输的工作人员在石家庄交警的2部警车和2台警用摩托车护送下,搭乘救护车赶往裕华高速路口。

  1月11日下午1时,记者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见到了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捐献者李先生。

  记者:现在身体状态怎么样?

  李先生:状态挺好的。

  记者:这个过程您知道大概要持续多久吗?

  李先生:大概要四五个小时吧……

  采集室里,运转的血细胞分离机,正在不断地分离出李先生体内的造血干细胞。看着输液袋里的造血干细胞血液一点点多起来,李先生的爱人感慨万千。“没有犹豫,就感觉生命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不救这个生命的话,可能生命就没有了。”

  去年11月份,已经留样入库快10年的李先生接到了中华骨髓库的电话,说他的干细胞和北京的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对成功了。他毫不犹豫答应可以随时采集。

  本来定好了1月6日来石家庄,没想到疫情突袭河北,1月6日凌晨,石家庄按下了暂停键,实行封闭管理。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志愿者服务大队副队长刘红丽说,她会永远记得李先生两口子坐高铁从邯郸逆行到石家庄,坚持要完成采集的身影。“一个空旷的车站,不像我们之前熙熙攘攘的那个车站,没有什么行人,大门都关着,还能看到穿着隔离防护服的防疫人员在那个广场,就这种情况下,看到李先生能坚定地从车站里走出来,来救一个人来了。”

  13时30分,李先生造血干细胞终于采集完成,医护人员对造血干细胞悬液采集袋消杀完毕后装箱,与此同时,统一着装的交警已在医院的南门口待命,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开始了……

  为保障运送干细胞救护车辆通行顺畅,河北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作出周密部署安排,在每个通行路口都设置交警值守,安排警车专门护送装有造血干细胞的救护车从省三院到石家庄市裕华路高速口。

  下午2时15分,来自北京红十字会的急救车顺利取到造血干细胞恒温箱,在警车的护送下,沿着京港澳高速一路疾驰,赶往北京,预计3个小时就能抵达患者身边,为生命续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