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月5日消息(记者朱敏)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曾经,地球有“两只眼睛”看向外太空,一只是位于美国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而另一只就是位于我国贵州的“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2020年12月14日,《自然》杂志通过官网公布了2020年十大科学发现。其中,“中国天眼”FAST在快速射电暴方面的研究成果入选。

  最近,根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国天眼”运行和发展中心发布的消息,FAST将于2021年4月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征集来自全球科学家的观测申请。这也意味着,FAST这只“中国天眼”将正式面向全球上岗工作,变成地球的“巨眼”。那么,科学家要使用FAST应该怎么申请呢?FAST将为全球科学家们提供怎样的服务技术和服务体验?

  据国家天文台的消息,自4月1日起,各国科学家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向国家天文台提交观测申请,申请的项目将交由“中国天眼”科学委员会和时间分配委员会进行评审、提出项目遴选建议,并于8月1日起分配观测时间。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介绍,面向全球科学界开放的第一年,预计分配给国外科学家的观测时间约占10%。

  作为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FAST一直以来颇受海外科学家和媒体的关注。日前,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获得独家许可,成为唯一一家允许进入“中国天眼”进行拍摄的美国媒体。

  一名哥伦比亚广播记者表示:“在这里我还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天眼’方圆五公里之内都被划为电磁波宁静保护区,因为科学家们希望接收到的是数百万光年之外的电磁波,而不是附近路人的手机信号。”

  这名记者还将FAST的核心装备——馈源舱称为真正的“掌上明珠”。在姜鹏看来,的确如此:“在馈源舱的测量方向,我们结合了多种测量手段,比如GPS、旋转仪,把不同测量手段的优势实现互补,最终把精度提高到4个毫米以内,而且可以实现风雨无阻,全年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可以进行测量和控制。”

  去年11月,由于年久失修,经费不足,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宣布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望远镜退役。而就在宣布退役数周之后——当地时间2020年12月1日,这座已服役半个多世纪、曾是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意外坍塌,球形反射面被毁。

  此后美国官方证实该望远镜将无法使用,这也意味着全球只剩唯一一只“天眼”——“中国天眼”。FAST在建设之初,即确立了按国际惯例逐步开放的原则。2020年1月11日,“中国天眼”正式开放运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坦言,自开放运行以来,FAST观测时间的竞争便相当激烈。

  4月1日后,FAST将接收来自全球科学家的“约会”申请,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姜鹏介绍,为了让更多科学家能尽快用上FAST,团队将研制出更高水准的接收机,提高FAST的巡天效率。他说:“现在主要的矛盾就是望远镜繁重的观测任务和望远镜有限观测时间之间的矛盾。因此,我们对接收机的研制将大幅提高望远镜的巡天效率,有望把望远镜的巡天效率提高至少一个数量级。数据方面也存在非常大的压力。我们结合新发展的技术光盘库,结合热存储进行混合存储,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数据存储方案,这样一来,可以解决我们设定相应数据存储的难题。”

  此外,为了让科学家们有更好的使用体验,姜鹏表示,团队还建立了一个门户网站和数据中心,搭建跟用户之间的桥梁,建立完整的服务链条。科学家可以远程进行数据处理。姜鹏介绍:“这样可以把我们的观测信息完全公开化,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服务机制,我们所有的观测任务、观测计划、时间安排,包括维护的状态都可以在网站上查询。”

  按照科学目标和相关战略规划,“中国天眼”已确立多个优先和重大项目,其中包括多科学目标漂移扫描巡天、中性氢星系巡天、银河系偏振巡天、脉冲星测时、快速射电暴观测等,但观测申请不限于这些领域。姜鹏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充分发挥FAST科学效能,促进重大科学成果产出,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作出贡献。“我们一方面要提高望远镜的性能,另一方面要扩展其功能,还要建立一个非常完善的公开透明、开放共享的服务机制,为科学家们提供更精良的服务。最终的目标是促进更多科学成果产出。”姜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