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1月7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11月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发布会介绍,“中国天眼”自今年1月验收以来,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基于FAST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达到40余篇,FAST在快速射电暴方面的研究成果近日陆续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使得我国相关科研团队迅速成为国际快速射电暴的核心研究力量。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天眼FAST:未来5年力争发现1000颗脉冲星

  什么是脉冲星?脉冲星又称波霎,是中子星的一种,由恒星演化和超新星爆发而产生,因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而得名。

  脉冲星的本质是中子星,具有在地面实验室无法实现的极端物理环境,是理想的天体物理实验室,科学家们对其进行研究,期望得到许多重大物理学问题的答案。

  简单说,研究脉冲星是我们了解宇宙的一个重要途径。

  正是由于FAST极大的接收面积和极高的灵敏度使得我国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现240多颗脉冲星。

  国家天文台首席研究员韩金林表示,“未来5年力争发现1000颗脉冲星”的目标是困难的,但有信心达成。

  虽然面临我国的地理位置观测银河有局限性、近处的脉冲星被其他国家“捷足先登”、银河外围脉冲星数量少等困难,但是我国将不会漏掉任何一个待发现的脉冲星。我国科学家正在用各种运行方法搜寻每一颗脉冲星,揭示其中的奥秘。

  天眼FAST探测出快速射电暴,为辐射起源提供新信息

  最近,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探测到一例快速射电重复暴,这一观测对快速射电暴的辐射起源提供了新的信息。

  快速射电暴是什么?

  它是一种2007年才被发现的射电天文现象,是一种神秘的来自银河系外的射电源,表现为一个脉冲很短但非常亮的脉冲辐射,爆发时间仅为几个毫秒。

  它释放能量有多高?相当于地球上几百亿年全球总的发电量在几毫秒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完全释放出来。

  快速射电暴有两种不同的爆发现象:一种是重复性的,一种是非重复性的。由于相关概念属于非常前沿的领域,所以无论哪种爆发现象,人类对其起源和物理机制都不了解。

  李柯伽表示,FAST参与快速射电暴研究具有巨大优势。

  首先,FAST具有非常高的灵敏度,后续观测可以看得更清楚;其次,FAST通过保护装置营造一个非常宁静的射电环境,周围无线电干扰非常少;最后,FAST拥有良好的工作状态,优秀的噪声水平和运行配置为后续地顺利观测打下了良好基础。FAST观测快速射电暴最核心的贡献是判断出快速射电暴的辐射来源于磁层结构。

  中国科学院院士、FAST科学委员会主任武向平表示,FAST对于黑洞和脉冲星的发现研究、寻找“第二地球”、寻找“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云听app,搜索《新闻超链接》)

  监制:白中华

  总台央广记者:鹤佳

  编辑:杨扬、毕利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