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郑州9月5日消息(记者常亚飞)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某视频平台上,一个名为“有娘就是福”的美食视频号火了,和一般视频号以俊男靓女直播“美食探店”“大胃王”等内容不同,58岁的郑州阿姨吕爱梅是视频主角,没有什么拍摄手法和剪辑技巧可言,做的也都是寻常的家常便饭。

  打开视频号,可以看到阿姨的视频内容真是包罗万象。比如怎么才能吃石榴不吐石榴籽等,最惊艳的就是果冻西瓜的做法。除了各式各样的好吃的,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吕爱梅爽朗的笑声。她的账号现在有4万粉丝、12.8万的赞。而这背后,是一个励志的故事。

  一家六口人,三个一级残疾。丈夫耳聋,俩儿子是渐冻症,一家人唯一的固定收入就是低保每人每月发的120块钱和60元每人每月的残疾人补助 ,生活重担都压在了吕爱梅身上。那么,她是如何走上拍视频和直播道路的?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有什么改变吗?

  视频中正在做面条的是58岁的吕爱梅,驻马店上蔡人,2012年来到郑州生活。一家6口人,丈夫耳聋,大儿子小强和二儿子小猛身患渐冻症多年,最小的儿子只有12岁,作为老二的女儿出嫁了。等于说一家六口人,三个人是一级残疾。吕爱梅告诉记者:“现在是6口人,3个儿子,一个姑娘,出嫁了。儿子一个老大,一个排行老三,一个38岁,一个28岁,不能动、不能吃、不能喝,都需要我照顾。老大8岁(得的渐冻症),已经30年了,老二是10岁得的,18年了。”

  吕爱梅说,平日里家庭一个月的开销是2000多块钱,由于自己没有文化,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之前会和儿子们上街卖唱来补贴家用,但这远远不够,好在家里有低保和残疾人补贴,大约一个月一千元。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孩子们的身体越来越差,卖唱这条路行不通了。吕爱梅说:“家里面(开销)一个月得一两千元,收入是低保,一个人一百多块,出去卖唱能挣几十块钱。出去也不容易,年龄越来越大,孩子的身体不好,也坐不住,没有劲,唱歌唱不下去。后来就说拍美食吧,现在小视频很火,说不定能挣点钱。”

  “为了生活”,这是吕爱梅拍摄小视频的理由。她说在老家期间有过卖小吃的经验,大儿子就决定以“美食”为题材,拍点不需要什么特殊食材和厨具的家常便饭。“这些东西我一看就会,我会做饭,现学现卖嘛。其它东西都没有,有的大视频我们不舍得做,不舍得花钱买(工具和材料),就做个小的,用很便宜的食材拍个小视频。什么东西都没有,做个蛋糕也没有工具,我就在锅盖上转蛋糕,转得不匀,那个锅盖一转就跑。”吕爱梅说。

  吕爱梅介绍了她的“团队”,大儿子是导演,二儿子是剪辑师,自己出镜兼职摄影师,200多个小视频都是他们三个“外行”硬生生鼓捣出来的。她说,经常不是忘了按录制键,就是没开机,因为剪辑困难,二儿子的手也磨破了。“我拍,一个儿子剪辑,一个儿子是导演,我是摄影师。我用一个架子放在那拍,有时候忘记按拍摄键,有时候拍完了发现没开机。在男孩里排老二的小猛负责剪辑,他的手抬不起来,不能吃饭,我就给他用一个架子架起来,但还是困难,在剪辑的时候经常磨到手,把手都磨出血了。”吕爱梅说。

  从去年夏天开始拍视频、直播,吕爱梅说,他们已经赚了快2000元了,尤其是看到播放量高的时候,她打心底感到开心。她说:“可能有一两千块,真的很高兴,每天都有一些收入,三块五块的,播放量高我心里就很高兴,今天5块钱可以买3块钱面条、2块钱菜。有个视频播放量高,我赚了50元,给我高兴得不行。”

  对于未来,吕爱梅说,就希望能够一直拍下去,只要还有一个粉丝愿意看。她希望能够通过这种自食其力的方式赚钱。“每天看看我的直播,看到播放量高,我就很高兴。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就继续拍,也没有什么目标,只要平台在,我就在,哪怕只有一个粉丝看,我也愿意拍。我就是希望我的儿子好好地活下去,活一天我就能看到他一天,我心里就高兴。”她说。

  一路走来,从民政部门到萍水相逢的朋友,一家人获得了数不清的帮助,但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尽全力靠双手去养活自己。吕爱梅说,孩子说了,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一天,那就开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