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央行条码支付新规将正式实施 静态条码付款每天限额500元

2018-03-21 16:53: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3月21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下月起央行条码支付新规将要正式实施,手机扫码支付现在已经成了很多人每天必做的一个动作,打开微信、支付宝,扫一扫买水果、买菜,或者打开自己的支付二维码页面,让商家扫一下付钱,这样的常规动作背后,隐含着事关个人和体系金融安全更深层次的规范问题。

  而最近被人们格外关注的是,新规要求静态条码付款,比如消费者拿出手机扫商家的固定二维码支付货款,每天限额500元。500元一天够用吗?为什么会定在500元?央行为何要出手规范条码支付市场?新规依靠哪些手段达到“治乱象”的目的,同时又能推动这样便民的支付方式继续让生活更美好?

  条码支付,简单地说就是通过扫条码或者二维码,完成收款或者付款的支付方式。

  去年底,央行发布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和技术规范等文件,自2018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条码支付规范化时代的到来。

  央行表示,“由于缺乏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在条码生成机制和传输过程中仍存在风险隐患,也引发了支付安全的风险案件,市场机构在业务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不正当竞争等现象。”这就是条码支付新规出台的必要性。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分析,从技术层面看,扫码容易携带一些非法代码,在传输过程中容易被攻击,容易给客户的信息安全和资金安全带来威胁。从市场角度看,不断地加大了该领域竞争,其中出现一些不正当竞争,扰乱整个市场秩序。从合规的角度看也存在问题,比如在商户收单环节有一些劣质的商户进来。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明确规定,根据风险防范能力的不同,将对扫码支付进行限额管理。当扫码支付时,手机或者商户的收银机每次生成的条码都是不同的,对于这种动态条码支付,新规规定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其中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可以自主约定每天的累计交易限额;采用两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5000元;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验证的,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不应超过1000元。而对静态条码支付,也就是常见的商户贴在墙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维码支付,无论采取什么交易验证方式,同一个客户单日累计交易金额都不能超过500元。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副秘书长亢林表示,对大多数消费者,限额并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日常使用的支付宝和微信,一般使用比如指纹、密码这两个以上的要素,单日限额是5000(元),基本可以满足日常支付需求。

  静态条码每天500元的交易限额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大家的日常消费呢?

  董希淼表示,从2015年到2016年,主流支付机构的条码支付95%以上都在500元以下,2017年上半年,主流的支付机构条码支付平均金额是108元。对于实际的使用,无论是商户还是消费者个人都不会带来影响。

  近两年来,条码支付飞速发展。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此前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业务达375.52亿笔,同比增长46%;移动支付金额202.93万亿元,同比增长28.8%,这还不包括红包等娱乐性产品的业务量。快速增长的业务量使得限额500元等尽管经过精密测算,但并不能保证毫无影响。

  专家还提醒,由于静态条码容易被篡改或者变造,也容易感染木马或病毒,因此建议消费者尽量使用动态条码支付。像手机里生成的二维码就属于动态条码。让商家扫消费者的码,这也是条码支付新规希望引导市场走向的更安全的支付方式之一。

编辑: 倪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