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中国之声 > 新闻晚高峰

央广网

低价药常断供 个别几块钱药品在黑市甚至炒到上千元

2016-11-01 17:29:00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郑州11月1日消息(河南台记者张颖凡)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很多低价药,便宜又好用,但近年来却在医院和药店中难觅踪影。尤其一些用量小的、罕见的救命低价药,缺货严重。标价几块钱的低价药,有的在黑市却被炒到上千元。

  王洋是郑州一家私立医院的药品采购员,平常的工作就是根据医院的用药需求,跟各路药品经销商打交道。在他手机上的医疗界朋友圈中,经常能看到各种关于找药的求助信息,而且很多都是“不惜代价的跪求”,“跪求放线菌素D,说如果找不到这种药,病人只能等死,多少钱都买。还有问鱼精蛋白的,等着做手术。印象深刻的一次,有位患者来要注射用促皮质素,原价7块多,一直断货。黑市上有货,但3000多一支。”

  在郑大二附院从事药品采购工作的黄华乔告诉记者,由于所在医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所需药品品种更为广泛,面临低价药缺乏的情况也更为普遍和严重,“越大的医院,综合性医院,它对短缺药品的需求可能越严重,用量小、生产厂家少的药物,断货比较严重。缺到什么程度?病人在那等着,如果药供不过来,性命就要丢掉。”

  除了紧急的救命药,一些原来常用的廉价老药,比如甘草片、复方泛影葡胺等,也越来越难进购到。王洋说,仔细看药缺货的时间,就不难发现的,药荒其实是随着“最高零售限价”政策出现的。所谓最高零售限价,就是对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虽然药价降下来了,但“副作用”更明显。几年之后,市面上陆陆续续有一些低价药,因为无利可图就从市场上消失了,企业不再生产。王洋指出,“一些药,几十年了都是那个价,但是现在这原料和物流成本,肯定顾不住本,药价低,药企不愿生产,物流不愿配送。医院以药养医,药价低医生也没有用药的积极性。”

  为解决低价药断货问题,2015年6月开始,发改委正式取消绝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让市场来决定价格,可似乎效果也不明显。有些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罕见病的药品,由于全国用量小,加上利润不高,全国仅有一家或几家药厂生产,比如季节性原料缺货、标准修订等都有可能导致药品短缺。

  在郑大二附院从事药品采购工作的黄华乔分析,“他一看全国用量,比如一年就几百万或者几十万,甚至几万块钱的生产量,全国用量就这么大,他不会生产。造成了用量小又独家,他的供应链非常脆弱,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之后,就会导致全国的供应不上。”

  针对很多临床必需、但用量小的短缺“救命药”,国家卫生计生委也出台管理办法,发布《2016年临床必需、用量小、市场供应短缺药品定点生产企业招标公告》,将9种药品通过招标选择生产企业,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供应定点生产品种,推动恢复生产供应。河南省卫计委药政处副处长张红涛说,今年确定了第一批4个品种作为首批定点生产试点品种,这种由国家招标定点生产、议价采购的方式,目前效果良好,未来会逐渐覆盖到更多短缺药品,让老百姓病有所医、治必有药。

编辑:姜萍

关键词:低价药;缺货

说两句

相关阅读

药交所:药改“松绑”后的重庆样本

去年4月,国家取消了低价药品的最高零售限价。今年6月1日起,国家又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升药企生产药品的积极性。近来,有市场传言称“放开低价药限价后,一些地方市场哄抬严重,导致低价药飞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取消药品政府定价,政府如何保证市场秩序?

2015-11-11 09:10:00

“低价药、高药费”怪象背后的逻辑

在生活中,百姓“药价贵”的感觉依然存在。一头是国家政策鼓励“低价药”,一头是百姓抱怨“高药费”。是什么原因导致政策目标和百姓感受的背离?

2015-11-10 08:55:00

广东“低价药涨价”调查:上涨者占比不足两成

:网传“广东部分低价药价格松绑后涨价百倍”,消息是否属实?

2015-11-10 07:55: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