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北风“急救”北京污染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新闻晚高峰 > 正文

市民称家传价值8736万乾隆御笔 被"专家"骗以17万贱卖

2012-12-22 17:05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中广网北京12月22日消息(河南台记者张宁宁)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年来,古玩字画收藏之风日盛,收藏爱好者们不惜砸下重金,只求"淘"到真宝贝。然而在河南郑州,一对兄弟怀揣着家传的古画找专家"鉴宝",被鉴定为赝品后以17万元卖出,一年后发现这件家传宝贝,竟在拍卖行拍出近9000万高价。谁来为这笔损失埋单?  

  事情源于2009年9月,在某鉴宝节目的海选现场,朱云兄弟俩带着家传的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和刘岩不期而遇。回忆当时的情景,朱云至今记忆犹新:

  朱云:当时接待我们的就是刘岩,他就讲这个东西是个老东西,但不是真迹,他说你们这个画也就(值)3万块钱,他说过个十天半个月他可以找人来,这个人对他很信任,你们可以多要个三五万。

  半个多月后,刘岩果然带来了一位叫程功的收藏家。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刘岩从中撮合,朱云兄弟俩最终以17万元的价格把这幅家传的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卖给了程功。但时隔一年,朱云兄弟发现以17万元售出的那幅《嵩阳汉柏图》在北京保利公司的拍卖会上居然拍出了8736万元的天价:

  朱云:我们当时就意识到被骗了,他利用专业知识欺骗我们。

  17万和8736万,价格相差500多倍,朱云兄弟认为被专家坑了,刘岩却坚称交易过程合理合法:

  刘岩:前提是你自己是行为能力人,你卖的是合情合理的,这种事在艺术品市场里头有很多,这次在这个拍卖会一万块钱买的,下次在那个拍卖会卖一千万,艺术品都是天上一脚地上一脚的。

  去年8月,朱氏兄弟以贵重收藏品被骗卖为由向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撤销他们与刘岩、程功之间的买卖合同,追回家传的《嵩阳汉柏图》,目前案件还正在审理中。然而让朱云兄弟更为惊讶的是,所谓的鉴宝专家刘岩竟有两个,他们不仅同名同姓,而且简历也基本一样,只不过一人在广东东莞,一人在北京。谁才是真正的专家,着实让人真假难辨。业内人士李先生告诉记者,困扰收藏者的普遍难题是真伪的辨别和价值的判断,但鉴定行业乱象丛生,使得不少收藏者对鉴定专家产生了信任危机:

  李先生:我们也曾经碰到过很多的专家,那些专家说这个是真,其实到后来买回来看全都是假的,真的东西那个专家看是假的,有的专家,他没见过的东西,他一律判定仿品。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主任、文物鉴定专家邱向军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文物鉴定从业人员大致有三类:一是国有文物收藏单位的文物专家,主要负责博物馆文物征集鉴定工作;二是通过国家文物局鉴定资格认定考试的责任鉴定员,业务范围仅限于文物进出境审核;三是在中国艺术品鉴定评估委员会、中国收藏家协会等机构任职,或取得相关机构发放的鉴定资格证书的从业人员。

    眼下各类鉴宝活动邀请的嘉宾、专家,多是出自第三类鉴定人员。由于这类鉴定人员在获取资格证书时,不少人并未经过严格的分类考试、资质审核,鉴定水平良莠不齐,从而导致"伪专家"满天飞。目前我国对流通市场鉴定师资质缺乏认定规则,这一法律上的短板严重扰乱了收藏市场的正常秩序。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8607240

编辑:张乔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