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6日消息(记者徐菁 韩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多地正加快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强化充电及服务能力,提速建设新能源汽车超充站,便利公众绿色出行。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海口新海港设置了新能源专班,采取人车分离,来疏运新能源车辆及旅客。

海口新海轮渡码头有限公司码头管理中心副经理杨松川:一个专班可配载90多台小车,新海港是8个班,到码头里面区域之后,我们会有一个新能源待渡专区。

专门、高效的新能源车辆“过海模式”,让离岛旅客的出行变得便捷、顺畅。

出岛旅客:很好,响应很快,我们进来基本上都没有排队,直接进到这里,等着上船就可以了。

随着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上高速、跑长途的“补能焦虑”正在逐步缓解。五一假期,河北沧州、邯郸等高速充电站预计提供充电电量超过152万千瓦时,较去年同期增长40%。

沧州电力部门在京沪高速沧州服务区,提前配置了使用太阳能和氢能的“绿电充电宝”。

国网沧州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任晓奎:“绿电充电宝”采用循环快充模式,可全天候为新能源车辆提供充电服务。

超快充技术正在多地批量化应用,五一期间,采用最新技术的湖北省首座“光储充换放”一体超级充电站在武汉投入运营,可同时为97辆电动车充电。

新能源车主刘先生:以前我在充电站充电,一般得40多分钟。这次我到旁边吃碗热干面的时间就充好了。

深圳目前已累计建成超级充电站362座,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站、加油枪数量。超充站内普遍配备600KW液冷超充桩,充电速度最快可实现“一秒一公里”。为了更好服务来深旅客,一些充电站点已经开始提供多接口充电服务。

深圳某交通科创企业董事长胡剑平:我们会提供欧标和国标的转换插头,可以适应港车北上的消费。

编辑:苏晓静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