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22日消息(记者傅闻捷)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在上海静安区的临汾路街道,这里80%的住宅楼建设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1687个楼组中有1507个楼组没有电梯。近年来,当地街道创新工作模式,让老公房加装电梯从“个案”走向“量产”。老年群众下楼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幸福生活也更上一层楼。2020-9-22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在上海市静安区临汾路街道临汾小区,75岁的刘天颖阿姨如今每天都会下楼买菜、去公园锻炼、与老邻居聊家常……过去,这对关节不好又家住4楼的她来说是难以想象的,这些变化都源于去年底她们楼加装的一部电梯。

  刘天颖:那时候走路关节很痛,爬楼也很痛。我们这幢楼,80%都是老年人,拎东西买菜什么的爬楼真的好累。还有像我们隔壁的老头老太,都八九十岁了,有的推着轮椅,怎么走啊?现在一部(电梯)上去了。

  作为典型的纯居住型售后公房社区,临汾路街道下辖20个居民区,80%的住宅楼建设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1687个楼组中有1507个没有电梯。根据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数据,居住在3楼以上的“悬空老人”,在60岁以上户籍人口中的占比达到13.4%。

  去年上半年起,临汾路街道全面提速老公房加装电梯工程,辖区内的临汾小区更是已成功确定加装20台,投入运行9台,成为上海全市第一个成规模批量化推进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小区。用上电梯后,刘阿姨不仅生活方便了,关节上的老毛病也好了许多。

  刘天颖:我现在腿也好了,吃吃药、打打针,现在上下不跑楼梯了,真的好得多了。所以我在公园锻炼身体的时候,人家问我,我说你们快点去装(电梯)吧,真的好。

  在老公房加装电梯,涉及面较广,曾是“社区治理第一难”。临汾路街道总结出了12类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一件一件地回应落实,同时,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对有加装电梯意向的居民楼,引导成立楼组自管会,充分激活居民自治动能。

  临汾小区业委会主任陈有马:自管小组是三人的小组,是整个楼选出来的,谁来管账,谁来管现场,谁来管质量。

  目前辖区范围内17个无电梯居民区已经有16个实现了加装电梯零的突破,他们正努力使“悬空老人”下楼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小康点亮生活”的初心得以实现。

  临汾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刘兴军:力争到2021年能够加装100台电梯,帮助2000户居民告别出行难,圆上“电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