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时代楷模】科研精英黄大年

2017-07-12 07:00: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12日消息(记者刘柏煊 张英林)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今年1月8日,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吉林大学教授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逝世。他在英国18年、有所成后毅然回国,只因胸怀科技报国之志;他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技术空白,忘我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学习黄大年同志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中国之声今天起播出系列报道,讲述他无愧于时代的奋斗故事与家国情怀。今天推出第一篇:《科研精英黄大年》。2017-07-12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

 

  在黄大年办公室北面的墙上,贴着12张以月份为单位的日历,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了他在2016年里的日程安排,一天辗转多地、一次出差好几个星期,几乎成为一种常态。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黄大年办公室的灯会一直亮到凌晨两三点钟,如果哪天黑了,那一定是他又出差了。

  黄大年:我叫黄大年,来自吉林大学,我们属于基础研究领域,(主攻)移动平台探测技术……

  这是黄大年生前在埋头科研之余,抽身出来做的多场汇报之一。他和团队所要攻克的难题,是如何尽早研发出国家急需的地球深部探测仪器。这不仅是一代科研人员的梦想,也是一个国家的战略需求。

  黄大年曾说:我们要向深空进军,我们要向深海进军,同时我们要向深地进军,这个深地进军就是要装备。

  黄大年科研团队成员于平解释:搞清楚地下到底有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既包括自然的,比如说油、气、矿产资源等;另外也包括人为设置的,比如说军事上的一些隐伏目标等。

  这样的高端装备,国外长期对我国实施严格的禁运和技术封锁,而我们自主研发的装备,长期停留在“小米加步枪”的年代。2009年,黄大年在海外工作生活了近20年后,毅然从英国归来,投身科研之中。

  黄大年科研团队成员马国庆:以前可能要用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但是黄老师在回来后的短短几年里就已经推动了它的发展。

  有人说,黄大年惜时不惜命。作为广西人,黄大年爱吃米粉。但他嫌汤汤水水的食物会延长吃饭的时间,总要求别人帮他打包学校门口3元一穗的烤玉米,可以一只手拿着啃,另一只手还能腾出来工作。

  马国庆:他就是抱着一种我要尽快把我所掌握的知识交付给国家,让国家更快地去追上其他发达国家脚步这样的一种心态在工作。

  在日夜无休的攻坚克难中,黄大年带领400多名科学家,在归国的7年时间里创造了多个“中国第一”:我国深地探测领域多项技术空白就此填补,5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多年走过的艰难路程。

  黄大年生前曾说:我就希望我能尽自己一份力,能够把地下两公里甚至更深的地下的隐伏信息探测清楚,让它全部透明。

  黄大年手机的封面图片是一张英国剑桥的风景照,个性签名处写着:“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归来离去之间,黄大年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不忘初心的爱国情怀,兑现着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下的那段誓言。“人的生命相对历史的长河不过是短暂的一现,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详细报道请听稍后播出的新闻纵横。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编辑: 申明宽
关键词: 时代楷模;科研精英;黄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