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网首页

一键登录

中广网首页  |  快讯  |  评论  |  国内  |  国际  |  军事  |  财经  |  视频   |  图片  |  科技   |  娱乐  |  体育  |  社区   |  教育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新闻报纸摘要 > 正文

《倾听北京》:探寻北京保障性住房现状

2013-04-20 07:00  来源:中国广播网我要评论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系列报道“倾听北京”采访团深入北京公租房、棚户区改造房现场,探寻北京保障性住房现状。图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率采访团在北京市丰台区槐房西路318号院一户居民家采访。

    中广网北京4月20日消息(记者王求)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面对高企的房价,公众期待更多保障性住房惠及中低收入人群,让人们能安居、宜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系列报道“倾听北京”采访团深入北京公租房、棚户区改造房现场,探寻北京保障性住房现状。13-4-20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沿北京西站一路往西,与西五环交汇处,座落着一个八栋淡黄色高层塔楼组成的小区,这就是北京最大的公租房保障项目——京原路7号。项目提供2400多套住房,截止去年年底,已有2100多户入住。

    每平米37块钱,租金相当于周边市场价格的70%。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副总经理刘志宇:“最困难的家庭补贴到95%,相当于就拿一百多块钱。”王求:“这是北京市财政补贴?”刘志宇:“对,我们是两条线,我们收租金,保障对象再到当地的社保部门申请补贴。”

    昨天起(19号),包括公租房、经适房在内的北京全市保障房实行统一申请、审核。有稳定收入、符合一定条件的外地在京人员在等待配售机会的同时,可以通过公租房暂时解决实际住房困难。

    王求:“北京市历史发展阶段,住房矛盾集中在新人、外来人员”
    刘志宇:“现在就是以租为主,条件好了,你就挪出去。条件差了,你再搬回来。这样我在社会上永远有一批以租为主的保障房体系。”

    棚户区改造,安置拆迁居民也是保障性安居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北京正南方向的丰台区南苑街道,是北京三大棚户区之一,今年10月底,这里将完成总面积73万平米,涉及八千多户居民的棚户区改造,其中的南庭新苑小区已经建成入住。李士珍老人一家从拥挤的一间小平房住进了有阳光的两居室。

    王求:“原来使用面积就十几平米?”
    居民:“使用面积12平米,棚户区的平房,石棉瓦的顶子,里面是泥的,外面是一层砖。厕所,人多厕所少,你还得等着排队。去年夏天北京7·21大雨,全部被淹,水进去半米深。”
    王求:“那就是变到60平米,增加了四倍。”

    十二五期间,北京还将建设100万套保障性住房。或许这并不能满足所有中低收入人群的需求,但通过不断地扩大保障房建设数量,完善运行的长效机制,人们心中的安居梦正在变成现实。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新闻热线4008000088,拨打热线电话即可将您手中的新闻线索第一时间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事件、报道事实、揭开真相。)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40

编辑:晓凡

央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