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13日消息(记者柴华)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农业农村部表示,全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自去年12月份开始试点,目前已经有2760个涉农县开展了试行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下一步将全面推开。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是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者在自我管理、自控自检的基础上,自我承诺农产品安全合格上市的一种新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制度。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者在交易时主动出具合格证,实现农产品合格上市、带证销售。通过合格证制度,可以把生产主体管理、种养过程管控、农药兽药残留自检、产品带证上市、问题产品溯源等措施集成起来,强化生产者主体责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能力,更加有效保障质量安全。

  农业农村部日前召开的全国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现场推进会传出消息,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在全国2760个涉农县开展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工作,试行范围内生产主体覆盖率达35%,目前已经开具2.2亿张合格证,带证上市农产品达4670.5万吨。

  会议强调,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全面把握合格证的核心要义,在加强生产者自控自检上下功夫,进一步严格监管监测,强化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联动,营造推进合格证的有利氛围,把合格证试行工作抓出成效,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此外,此次会议还对年底做好“两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等进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