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北京:谁来破解核心区停车这一难题

2017-02-23 09:09:00来源:北京晚报

  

  机动车的限行政策出台后,降低了车辆的使用频率,进城的车数量减少了;推行城市核心区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是用经济手段缓解“一位难求”的供需矛盾,开车进城的成本提高了;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如今坐地铁坐公交车非常方便,市民进城可以不开车了。如果把破解城市核心区的停车难问题看做一个“大手术”,那么上述措施都是在为手术“输血”。

  但是,作为核心区本身,又该如何“造血”呢?老旧小区的车位严重饱和,核心地段的违停惩治力度也在加大,正规车位租金高得让人却步。那么问题来了,住在城市核心区的车主们,该把车停哪儿呢?

  城市核心区正呼唤一场“治标又治本”的攻坚手术,这里面有尴尬也有期盼,但更需要创新和实践。

  车主无奈 20天内被贴条12次

  长期在鸭子桥路两侧停车的西城区信德园小区高女士,就因提前回老家过节,不知爱车被连续执法,直到元宵节前,才发现车玻璃上粘着大小不一的罚单碎片。她打开“北京交警”APP一查:20天内被贴条12次,其中有两天被贴条4次,她为此缴纳了2400元罚金。

  该小区南侧,有北京宣联停车服务有限公司鸭子桥街停车场的管理员,在信德园小区东1门,有值守的保安,但他们都说没注意到贴条的事。记者了解到,鸭子桥路以前很少贴条,没想到突然间成为交警执法的重点,“那几天,不少车主往我们小区里涌,挤进来的就停了,挤不进来停外面的就被贴条了。”小区的保安说。

  在三公里外的椿树园小区,居民李先生也遭遇同样的问题,他在近两个月内被贴条20次。

  交警为难 被动式违章停车也得贴条

  记者探访发现,鸭子桥路老旧小区众多,新小区也在2008年前后建成。这些小区的规划车位和实际需求相比,都存在巨大缺口。

  信德园物业工作人员介绍,该小区有业主600余户,但车位仅有三百多个。鸭子桥路26号院保安则称,该小区自带68个车位,业主的机动车却超过120辆,因此,“车位已满”的告知牌长期挂在小区大门上。瑞安医院南侧一筒子楼小区内,规划车位仅18个,但“有车一族”却有40多户。因为小区车位不够,于是车主自发地停在马路边,这也让鸭子桥路堵成了一锅粥。

  属地交警向记者坦言:“有的居民长期找不到车位,有人看见协警贴条了,也硬着头皮不挪车。这和图便利、随意乱停的现象有很大区别。因客观情况导致的普遍性违章,让我们执法时也感到为难,但也得处罚。”

  车位迷局 有大量地下车位竟然闲置

  近年来,东城、西城铆足力气整治老旧小区和公共绿地,拆除违建增加基本停车供给,新开辟出来的车位,都用于缓解当地居民的停车难问题。

  但是核心区的停车空间真的“一位难求”吗?记者在信德园小区的地下车库内看到奇怪一幕:300多个车位中有大量闲置的,而且都注明是被单一车牌占用。物业称,车位早就租售一空。“当初小区开盘时,一个车位才卖几万元,现在涨了5倍,很多人把买车位当成投资手段。”有业主介绍,由于每个车位均以几十年的使用权向外招租,其间难免遇有业主因换房或长期到外地出差等特殊情况,导致车位闲置。“可就算车位空着,其他人也停不进来。”业主林先生认为,停车位需要盘活利用,但缺乏相应的创新和机制。

  而在鸭子桥北里西侧的广安门大街南段停车场,80个车位中被使用的也不多。这里小型车的首小时停车费是10元,之后每小时15元。核心区停车实现差别化定价,外来车辆因嫌贵不敢停后,附近小区居民的车辆,能否以相对便宜的价格,办月卡或在指定时段停车的形式使用这些车位呢?

  明确思路 不会满足全部停车需求

  尽管城市核心区停车难,但多位受访的业主坦言,他们家里不止一辆车。“而且没车的人还在拼命摇号,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还让家人学车打算摇号买第二辆车”。摇号购车虽是居民的正当权益,但也客观加剧着核心区的车位紧张。

  北京市政协委员、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郑实告诉记者,过去建设的小区没有设计停车泊位,“是因为想不到汽车入户会这么快,这算先天不足”。直到1994年,市规委出台住宅区服务设施配套指标,才有了市区、郊区、商品房和普通住宅配套停车场库的严格规定。目前三环内,每10户家庭的配套车位数是3个。“但不能说规划不足,就彻底把车位配足了。绝不是这样,现在政府在非常谨慎地限制供给”。

  “核心区不该以满足所有人的停车需求为建设导向,而该以发展公共交通为导向,这是大前提,否则停车难题永远解决不了。”郑实说。

  解困良药 专家提供三种解决方式

  如何挖潜城市核心区的车位资源?专家提供了三种方式:错峰停车、周边停车资源共享和兴建立体车库。

  郑实称,老旧小区停车难,不能靠增加路侧停车位来解决,但可以设置夜间停车位,通过制度保障和经济杠杆,让私家车晚上停白天开走。

  政协委员耿晓冬说,本市一些社区和周边企业实现了部分停车位的资源共享,这可以快速解决停车难问题。但也要看到,一些单位和商场出于多种考虑,对资源共享没有积极性。“停车是个大产业,应该把政策鼓励和经济刺激相结合,让一些单位乐于提供车位,实现良性循环,而不是靠政府的行政要求。”郑实说。

  郑实介绍,现在地下车库的建设难度大,造价高,一个车位的平均成本在20万元左右,要考虑百姓有无承受能力。而在地面建设的机械停车库价格便宜,占地面积小。

  耿晓冬认为,目前中心城区拆违后留下了一些“边角料”用地,政府可利用这些空间建立智能化的立体停车楼。像今年春节期间,海南三亚很多旅游景点车位爆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决定把部分停车场改建成立体停车楼,“占地600平方米,就可以停200多辆车,是平面停车能力的10倍”。

编辑: 郑皓月
关键词: 停车;需求;城市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