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5日消息 8月13日,第八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简称“创新周”)在北京开幕。作为“2022中关村创新创业季”系列活动之一,本届创新周以“创新教育服务供给 推动教育数字转型”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提升教育科技创新能级,引领教育服务创新方向,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新路径。

第八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启动仪式(央广网发 主办方供图)

北京市海淀区副区长程培衡表示,现阶段,教育服务供给与教育数字转型之间的“最后一公里”还需要进一步打通,“互联网+教育”的融合育人成效还需要进一步呈现,以“互联网+教育”促进“双减”工作持续推进的机制和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面对“互联网+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困难,我们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齐心协力、聚智聚力,引领教育服务创新方向,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

“面向新的发展阶段,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期待,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李奕表示,应更加关注教育的需求侧,关注学生对于教育供给端提供的各式服务和产品消费的状态,特别是消费的偏好、消费的节奏和适合学生的消费内容。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在视频寄语中指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所以基础教育任重道远。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祖国情怀,有真实本领,敢于担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一定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内驱力。

“对待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实现教育的数字转型,应秉持理性的态度。”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赵应生在致辞中表示,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带来更高的学习效率,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和改进教育治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不同地区和群体在数字化条件下,有可能会因为客观条件的局限性而形成新的数字鸿沟,从而产生新的不均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马涛表示,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思维和学习习惯,并对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传统的教育组织模式、教师角色、教学评价甚至教学伦理等都在不断解构和重构。

“教育工作者应切实把数字化当作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切实把提升教师信息素养作为重要基础,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认知能力、应用能力和数字化终身学习能力;切实把边研究、边应用作为实践模式。”马涛表示。

“互联网+教育”创新周活动由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发起,已连续举办八届。本届“创新周”由北京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承办,将从8月13日-20日,连续8天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举办系列精彩活动。活动内容包含开幕大会、11场平行论坛、5个教育工作坊、8天创新成果情景体验等。

编辑:阮修星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