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非遗展馆——第十届中博会的一股文化清流

2017-05-18 22:07:00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安徽频道5月18日消息(记者 张宣剑)5月18日上午,第十届中博会主展馆内的非遗文化展馆熙熙攘攘,被人群围的水泄不通。一大批热爱研究非遗文化的市民在展馆内鉴赏,学习各种非遗文化。

  “祁红特艳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是我国传统红茶的珍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等县。民国四年,祁门红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一跃成为当代红茶后起之秀,文明世界,祁红产业从此长盛不衰。

  

  (现场工作人员在演示祁红的正确冲泡方式)

  

  记者在现场发现祁门红茶外形条索紧细,峰苗挺秀,色泽乌润,冲泡后汤色红艳透明,尤其是香气绵延悠长,既似蜜糖香,又像玫瑰香,又像苹果香。整个非遗展厅都弥漫在祁门红茶高扬,别具一格的香气中。

  “鬼斧神工,气韵天成”——芜湖铁画

  

  芜湖铁画原名"铁花",为中国汉族独具风格的工艺品之一,是芜湖市特有的工艺美术品。安徽芜湖铁画自成一体,并逐渐享誉四海,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芜湖储氏铁画第六代传人储铁艺在展区现场制作铁画)

  

  铁画始创于明末清初民间艺人汤天池,发扬光大于新中国建立初期铁画一代宗师储炎庆。芜湖铁画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鬼斧神工,气韵天成。芜湖铁画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工艺精湛、技艺高超著称于世。

  

  铁画作品黑白分明,虚实相符,钢柔并济,乍看墨色淋漓,具有国画的神韵,细看飞点走线,锤痕斑斑。具有雕塑的立体美。称之“铁为肌骨画为魂”,以其特有的魅力流传百年而不衰。是独具一格的造型艺术品,具有浓厚的民族艺术特色,被世人誉为“中华一绝”。

  “ 刚柔兼备 朴实优美”——阜阳剪纸

  阜阳剪纸是安徽阜阳一门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

  

  其多以吉祥喜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鱼(余)等民间题材为主。 阜阳剪纸善于运用粗细线组合,阴阳刻交替的手法,融合我国北方剪纸的粗壮浑厚和南方剪纸纤巧秀丽的风格,形成了刚柔兼备、节奏和谐、朴实优美的地方特色。

  

  (阜阳程氏剪纸第三代传人程娟娟在展厅展示民间剪纸艺术)

  

  在这众多的创作者中,农民剪纸艺人程建礼的艺术风格最为突出,他的艺术成就在今天仍然能代表阜阳剪纸的最高水平。

  “以刀代笔,因材施艺”——徽州竹雕

  

  

  徽州竹雕是传统雕刻艺术之一,与砖雕,木雕,石雕并称徽州四雕。徽州竹雕一般以徽州盛产的毛竹为原料,以刀代笔,因材施艺,运用线刻、浅浮雕、深浮雕等工艺,雕出各种书画。竹雕主要用于摆设装饰,常见的竹雕工艺品有屏风、台屏、挂屏、插花瓶、文具盒、牙签盒、烟灰盒、茶叶筒、笔筒、筷筒、楹联、餐具等。

  

  (南宋理学家朱熹第29世孙朱伟在现场展示竹雕技艺)

  

  竹雕有的用漆,有的保持竹质本色。竹雕用漆,一般也都用浅色,多用桐油涂于表面。这样既有光泽,又能透出竹质纤维的脉理,以达清新淡雅的审美效果,其高超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无不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 。

编辑: 张宣剑
关键词: 非遗文化;中博会;芜湖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