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月14日消息(记者徐鹏 赵家慧)1月13日下午,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宿州市代表团举行会议,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会场气氛热烈,代表们踊跃发言。与会代表认为,报告中蕴含很多皖北发展机遇,为推动宿州乃至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宿州市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安徽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一年。同全省一样,宿州千方百计抓经济、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宿州市政府将重点加快建设“一城两区三基地”,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市,在现代化新宿州建设征程上夺取新胜利。对此,宿州一区四县主要负责同志,结合当地工作实际,谈感想、议发展。
杨松涛
安徽省人大代表,宿州市埇桥区委副书记、区长
安徽省人大代表,宿州市埇桥区委副书记、区长杨松涛(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杨松涛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建设更高质量的创新安徽、共进安徽、美丽安徽、开放安徽、幸福安徽”气势恢宏,催人奋进。提出的2023年的发展目标、十一个方面的工作,既把握“稳中求进”鲜明基调,又彰显“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的思维方法,更体现了“稳中向好”的信心决心,为全省上下指明了发展方向、增强了发展动力、鼓足了发展干劲。
“我将在推动埇桥‘两个加快’等方面提出建议。”杨松涛表示,经过多年努力,埇桥区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活力持续激发,基础设施日益改善,民生福祉明显增进,推动“两个加快”正当其时。再加上相对优越的省际毗邻优势、交汇叠加的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加速释放的政策效应,推动“两个加快”大有可为。
目前,埇桥区在绿色家居、机械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产业集聚基本形成,在承接长三角相关产业转移、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基础更牢。在汽车车桥及铸造领域,埇桥区有产能基础、有技术工人、有市场资源,新车桥厂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铸造年产能2万吨、锻造年产能5万吨,链接怀远铸造、灵璧轴承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入全省汽车产业分工前景广阔。
他建议,省级层面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埇桥区参与全省产业分工,在资金、项目、双招双引、园区发展、推进省属企业和头部企业在埇桥区落地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
秦晓明
安徽省人大代表,砀山县委副书记、县长
安徽省人大代表,砀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秦晓明(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倍感振奋,总的感受是站位高、方向明,对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具有举旗定向的意义。”报告指出安徽今年要“推动数字乡村智慧农业暨农业产业互联网试点,新建数字农业工厂100个”,秦晓明表示,砀山作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率先探索、先行先试,通过“建网-入网-用网”,果园效益明显提高,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
新的一年,该县将继续一以贯之、压茬推进试点工作,逐步形成具有砀山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乡村“砀山经验”。
秦晓明介绍,为此砀山县将重点做好“三件事”:实施数字化管理,完善梨产业互联网平台,扩建数字化应用场景,吸纳更多市场主体入驻,实现酥梨全产业数字化管理;实现智慧化服务,开发个性化、定制化技术服务板块,构建“一枢、两库、四平台、十系统”,提供全流程、全要素、全天候服务;实行市场化经营,讲好砀山酥梨故事,打响“砀优”酥梨品牌,建立保底收益模式,实现市场运作、风险分担、利益共享。
朱新华
安徽省人大代表,萧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安徽省人大代表,萧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朱新华(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过去五年到特别是2022年安徽的能级之变、位势之变、创新之变前所未有;未来五年目标制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可盼可期;2023年到工作部署出新出精,措施具体,务实为民。‘答卷’振奋人心,‘蓝图’催人奋进。”朱新华说。
报告中,多处提到了支持推动晥北发展,含金量高,特别是推动晥北“两个加快”。朱新华表示,这对萧县来说是重大机遇和政策利好,萧县将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萧县特色萧县气质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之路,坚持工业立县,产业强县,生态兴县。
2023年,萧县将以新材料和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重点发展防腐蚀特色产业,从研发、生产、施工和服务四端发力,加大力度招大引强,招新引高,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着力打造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以争创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全力打造晥北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淮海中心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和全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省际合作园区。
薛勇
安徽省人大代表,灵璧县委副书记、县长
安徽省人大代表,灵璧县委副书记、县长薛勇(央广网记者 徐鹏)
薛勇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切合安徽实际,反映人民意愿,是一个坚定信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听完后让人倍感振奋、备受鼓舞、倍增信心。
近年来,灵璧县秉承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着力推动百亿级轴承产业集聚发展,积极打造山水园林之城、宜居宜业之城,“两县两区一基地”的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下一步,灵璧县将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拼招商、抓项目、扩投资、优环境,推动灵璧在“两个加快”发展中走在前、当标兵、做示范。“我们将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全力以赴大抓‘双招双引’,全力以赴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聚焦“提质扩量增效”强二产,全力以赴推进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全力以赴守底线增福祉。”薛勇说。
王汝娜
安徽省人大代表,泗县县委副书记、县长
安徽省人大代表,泗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汝娜(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突出产业支撑、改革赋能,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王汝娜说,泗县是“中国山芋之乡”“中国金丝绞瓜之乡”,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全省“小田变大田”及“大托管”试点示范县、安徽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先行先试示范县。
下一步,泗县将深入贯彻省政府报告精神深化一产“两强一增”,推动脱贫成果持续巩固,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王汝娜表示,泗县将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扛稳扛牢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大责任,聚焦多种粮种好粮,在增产和减损两端同时发力,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50万亩以上,总产量35亿斤以上。
同时,瞄准“2+5”产业发展定位,做优做响“土特产”,重点打造山芋、金丝绞瓜“2”条全产业链,推进草莓、果蔬、食用菌、稻虾共养、种苗组培与繁育“5”大产业发展,重点攻坚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推动农业由大向强转变,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施“小田变大田”改革和“大托管”服务,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