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大代表田峰接受记者采访(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央广网合肥1月14日消息(记者徐秋韵)安徽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安徽省人大代表、合肥田峰草莓有限公司总经理、合肥莓福园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峰结合自身工作,带来了关于农业设施确权,创新农业设施抵押贷款,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的建议。

田峰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安徽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省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千万亩以上,形成了以设施草莓、蔬菜、葡萄等为特色的设施农业发展样板,设施农业的综合效益明显提高,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田峰在调研中发现,有些农业经营主体缺乏资金,尤其是缺乏投资建设农业生产设施后的发展流动资金,加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度较大,依靠信用贷款,农业经营主体可贷额度普遍在30-100万左右,导致后期设施农业发展难以继续上规模、提档次。

田峰认为,开展农业设施确权颁证,并以农业设施作为抵押物进行抵押融资,不仅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以及产业发展的创新举措,也可以为全面开展农业设施确权登记和以农业设施作为抵押物直接抵押融资探索一条可供借鉴推广的路。

田峰建议,试点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农业设施确权颁证范围、办理条件,规范颁证手续,在颁证过程中,要采取业主自愿申请、政府依法确权颁证的方式有序推进,对权属明确、无矛盾纠纷的农业设施可先行确权登记颁证。同时,要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和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开展农业设施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村资产“确权赋能”。

“通过创新盘活农业资产,将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田峰说。

编辑:汪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