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亳州7月25日消息(记者王利 邵光佳)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特别节目《走进乡村看小康》报道,刚才我们了解了大周村种植最多的中药材——白芍,接下来我们再去看看村里种的最贵的中药材——藏红花。

  在来到亳州采访之前,我也有这样一个误解,以为藏红花生长在西藏。但这里的农民告诉我,伊朗是藏红花公认的原产国,在引进我国的时候路过西藏而得名藏红花,其实在全国多个省份都有种植,它的生长环境不能低于零下15度,所以在江淮地带更为普遍,其中,亳州的地理位置十分适宜栽种,这里的黄土地和较为干燥的气候都适宜藏红花生长和其药用价值的形成。相比其它中药材,藏红花的种植历史在“药都”亳州是比较短的,只有十几年,现在有几千亩的规模,在我今天所在的大周村有300多亩。

  虽然300多亩的种植规模不算大,但是这300多亩可以说是“寸土寸金”。藏红花的药用价值在中外的医药经典里都有记载,它植株很小,和兰花差不多大,矮矮的长在地上,花朵是紫色的,很好看,它真正入药的部分是它的花丝,也就是花蕊。一朵花只能采到三根短短的细丝,晒干后更短更细了,一亩地只能收获1斤,所以十分昂贵,目前这里的批发价在1万5到2万元,零售价格在5万元一斤。大周村这片基地的负责人张心芬告诉我,国产藏红花的药效价值现在受到了市场认可,而亳州也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所以他们种的藏红花不愁销路,药材还种在地里,就有收购商上门预定。而且过去花瓣在抽掉花蕊后就废弃了,现在花瓣也有人来收购,能卖到200元到500元一公斤,接近茶叶的价格。她还告诉我,得益于亳州当地的先天环境、种植经验以及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目前,这里的藏红花种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最大的难点是人工。藏红花的种植、采摘过程全靠人工,每年8月、9月两个月种植,10月底采花,都需要集中大量劳动力,这就解决了很多村民秋季的短期务工问题,增加他们的收入。今天我也在加工车间看到,有不少农民正忙着将藏红花的种球筛选、分类,准备下个月开始的种植。藏红花小小的花朵、细细的花丝,却能带来大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