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360搜索央广新闻SMALL > 王自健称将做手机

产业之伤:王自健跨界做手机的背后

2014-08-11 14:30:00  来源:新浪科技  说两句  分享到:

  文/孙永杰

  如今的产业流行跨界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北京相声第二班班主,东方卫视《今晚80后脱口秀》主持人,相声演员王自健近日正式通过微博宣布进军手机界的这种如此大的跨界确实让业内大跌眼镜。我们在此并不去讨论和预测王自健未来做手机成功的可能性,我们好奇和关心的为何在中国,一个脱口秀的主持人敢于去做手机,这背后折射出中国手机产业怎样的现状和未来?

  不知业内人士们看到这个消息作何感想,我们最直接的感受是在中国,进入智能手机产业的门槛肯定是太低了。当然,不要误会,我们这里说的门槛低,不是指我们拥有了该产业的核心和组件技术(例如处理器、操作系统、显示和照相技术等),甚至是制造技术,恰恰相反,是人家把核心的组件都已经准备好(例如芯片层面MTK的Turnkey、高通的QRD、操作系统的谷歌Android等),至于制造,我们委托给人家做就好了(大陆厂商是没有实力制造出iPhone这种品质的手机的,况且对于制造商来说,也是需要投入的)。几乎所有核心的东西都是人家的,制造咱们也不管(下单就好了)那么我们干些什么呢?

  也许只是需要把各个组件合理地安排好,系统上改个UI什么的,再加些自己或者第三方的应用,打上自己的Logo,就一切OK。这也不得不让我们想起,为何我们的某些智能手机可以做到很高的性价比,恐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几乎没有什么研发上的投入,即便有也会相当低,如果按照上述我们手机厂商的所为也算是研发和创新的话。不过,我们在此并非是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中国手机厂商中并非全是如此,但多数肯定是这样。所以,我们认为,从整体看,中国智能手机产业或者说在中国做手机几乎没有任何的“门槛”。因为真正的门槛(无论是核心技术还是制造),人家都已经帮咱们过了。

编辑:刘倩萌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频道推荐

央广出品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客户端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