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360搜索央广新闻SMALL > 天津叫停买房送户口

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语数外+选三科

2014-04-21 09:52:00  来源:人民网  说两句  分享到:

  选考三门科目将分五级来评价
  从去年开始,不断有关于高考改革方案的传言。日前,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透露,全国高考方案的确已经初步确定:考语数外三门,其中外语是社会化考试,目前的考虑是一年考两次,也有建议以后可以适当增加次数。另外再让学生选三门最擅长的课去考,按等级来评价,分为五级。
  朱永新表示,也有人提出,外语社会化考试可以增加次数,但增加次数也有问题,因为中国的有些孩子不考到100分不罢休,只要有机会就会不断地去“碰运气”,这就涉及到时间和经济成本。
  教育部尚未发布确切的改革方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家组成员、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孙绵涛教授表示,此前国家已陆续出台了一些高考改革方案的解读,但教育部的正式文件尚未下发,最终的高考形式还要以教育部正式发布为准。
  高考录取已确定要建立多元化机制
  孙教授表示,目前已经得到确切证实的信息是,高考英语将变成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高考录取将综合高考统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考生平时表现等多个指标,建立多元化的录取机制。孙教授认为,比较合理的分数分配比例是:高考分数比重大一点,60%-70%,平时的学业水平考试分数比重少一点,30%-40%。
  选考或不利于选拔人才的针对性
  对于让学生自选科目进行考试,孙教授认为,这种方案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但也可能让偏科的情况更为严重。此外,这种模式操作起来,有可能不利于高校有针对性地选拔人才。比如,想考理工科院校的考生选择了物理、历史、地理三个科目,可是学校却更想考察学生的化学、生物基础,这就造成了高校和考试选拔信息不对称。
  也有专家指出,对于好学生来说,选择的三门课等级基本可以拿到最高,那么高考就变成了语数外的竞争,对于三大主科的学习压力无形中也会加大。

编辑:刘倩萌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频道推荐

央广出品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客户端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