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登陆后“麦德姆”将一路北上 范围广强度大时间长
2014-07-24 10:35:00 来源:-中国气象报 说两句 分享到:
今年第10号台风“麦德姆”(强台风级)在福建省福清市南部高山镇沿海二次登陆后,强度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这个寓意为“大雨”的台风恰如名字一般,给我国带来大范围风雨影响。为什么它的强度不及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超强台风级),但是影响范围却更广呢?“麦德姆”的独特之处何在?
“‘麦德姆’的特点比较明显。”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玲表示,“这个台风的云系与西南季风结合,降雨强度大且减弱过程慢;登陆后北上,与冷空气结合,影响范围广。”
中国气象局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高级工程师高拴柱补充道,“麦德姆”在生成和发展过程中一直与西南季风“难舍难分”,不断吸引对流云的卷入。西南季风为台风输送充沛的水汽,一方面造成台风结构很难形成对称分布,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强烈的台风雨,影响途经区域。
据张玲介绍,7月22日0时到23日12时,台湾大部已出现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到特大暴雨,台湾东部局部地区降雨量达500毫米以上,花莲慈恩达到598毫米。预计登陆福建后,“麦德姆”将深入内陆,强度缓慢减弱,未来在陆上维持时间较长。“‘麦德姆’在深入内陆后,仍然不断会有水汽输送,环流系统持续稳定,因此它能够在登陆后仍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张玲解释说。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提醒,7月23日至27日,我国东部,包括台湾、福建、浙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江苏、上海、山东、河北、天津、辽宁、吉林等十余省份,将有一次明显的风雨天气过程,尤其要关注北方地区及其海域的风雨影响。他建议,上述各地需特别加强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城乡内涝及山洪、滑坡等灾害,并注意监测水情,防范中小河流域洪水。另外,华东地区及东部海域需防范大风天气的不利影响;相关海域的渔业养殖、航行船舶和作业人员需尽快回港,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此外,高拴柱告诉记者:“虽然我们在路径预报上与‘麦德姆’实际前行轨迹基本吻合,但是它的路径一直在不断地摆动,先是西行,后曲折北上,给我们的初始预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与挑战。”在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提供的台风路径监测图上,记者清晰地看到,“麦德姆”的路径确实呈现出极强的摆动性,而刚刚过去的“威马逊”则路径稳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高拴柱表示,在历史上,类似于“麦德姆”如此“摇摆不定”的台风实属少见。
2009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台风级) 在台湾花莲登陆,带来严重影响,在当年8月8日台湾中南部多处降下刷新历史纪录的强降雨。根据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统计,2004年至2013年共有24个台风登陆台湾,登陆时最大强度为51米/秒,其中,“莫拉克”和“麦德姆”的台风路径类似,都是登陆台湾后二次登陆福建,并向我国内陆地区深入,且都与西南季风紧密结合。但是,由于“莫拉克”在进入台湾海峡后移速很慢,所以,比“麦德姆”给台湾地区带来的风雨影响持续时间更长,造成的灾害更重。
据何立富介绍,“麦德姆”对农业的影响有利有弊。不利影响主要是台风的风力强度较大,可能会造成农作物出现倒伏,因此农业部门要提早做好防风工作。同时,对于一些前期有旱象的省份而言,台风带来的降雨有利于缓解旱情。其中,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出现“空梅”现象,降雨量相对较少,部分地区出现一些旱情。此外,在夏季,台风北上带来的雨水也有利于缓解江淮、江南、华南等地高温天气。
编辑:刘倩萌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
频道推荐
央广出品
热门图片
央广网官方微信
央广网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