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16日消息(记者果君)癌症一直是困扰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疾病之一。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9年全国癌症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数约为392.9万例,平均每分钟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死亡病例数约为233.8万例,平均每分钟有4.5个人因癌症失去生命。

提高民众的早筛意识,降低癌症死亡率,提高5年的生存率,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未来5年要再提高1岁,达到78.3岁。推动肿瘤早筛早诊早治,提升5年生存率,将“不治之症”的癌症逐渐演变为可控可治的一种“慢性病”,也是实现再提高1岁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目前,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大多发现时都已进入中晚期,而治疗中晚期癌症的花费更高,相反,五年生存率更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强调,慢病防控不能慢,一定要抓早抓好。肿瘤防治,早筛先行。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吴静倡导全社会动员起来,倡导每个人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吴静介绍:“有数据称,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是可以通过早筛早治提前发现的,还有三分之一可以通过规范的治疗延长生存期,大可不必谈癌色变。”

结直肠癌是最值得推广筛查的癌种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翻了3倍,上升为中国高发癌症中排名第二的杀手。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王贵齐介绍:“2020年我国新发病例55.5万,死亡病例28.6万。平均每1分钟就有1人确诊结直肠癌,每2分钟就有1人死于结直肠癌。2011至2020年10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长126%,年均增长9.5%。并且中国结直肠癌患者首次确诊时期83%已处于中晚期。”

根据数据显示,结肠癌发现时1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91.8%,而发现时为4期,生存率仅为10.8%。“预防肠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在早期筛查过程中,发现肠息肉,让患者在肠癌恶化前的5-10年通过微创手术切除病灶。”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王锡山强调。

结直肠癌早筛产品与技术率先进入合规发展新阶段

早筛对于癌症的诊断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也面临着众多问题。此前有媒体走访、调查北京多家三甲医院发现,在北京做肠镜检查特别是无痛肠镜,等待时间少则数月、多则半年,最长甚至需要等待一年半的时间。还有些患者因为担心肠镜筛查难受,从医院偷偷“逃跑”。

随着科技的进步,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需要通过肠镜进行早筛。国家癌症中心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介绍:“可以先将人群分层,采用适合自己的筛查方式,引导老百姓精准就医,让肠镜检查成为肠癌筛查的最后一个关口。”陈万青主任指出,“首先要了解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自40岁开始,进行结直肠癌风险评估,明确风险等级。如果属于高危人群,建议定期参加结肠癌的筛查,可以根据情况选择结肠镜,便潜血检测,肠CT结肠成像以及多靶点粪便FIT-DNA等筛查手段,如果有相关遗传性疾病,筛查开始时间要进一步提前。”

据悉,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明确非侵入性的多靶点粪便FIT-DNA联合检测技术为肠癌早筛的重要手段之一。2020年11月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证”,批准了结直肠癌早筛产品常卫清的创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申请,并在预期用途中明确常卫清适用于“40-74岁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

多方携手,共同推动癌症早筛落地全国

癌症预防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不是只在每年的一天里、一周里需要强调的。推进癌症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成为癌症防治行动的重要环节。4月15日,在第27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的第一天,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国家癌症中心早诊早治办公室作为学术支持的首个“中国癌症早筛日”启动会在北京举行。

王锡山表示,“攻克癌症,是一个系统工程,战略工程。癌症的管控应该从三个战略层面上加强,即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

在国家层面上,应做到战略上“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应当做到癌症的预防大于治疗,增加结直肠癌预防资源投入,大力推广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及相关措施。在社会层面上,包括医院、学会、协会以及媒体在内的各个社会部门应当齐心协力,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做到“专科医生同质化,病人治疗规范化”,形成结直肠癌全链条防诊治路径。在个人层面上,呼吁和号召公众珍爱健康,提高每个人的防癌意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让每个人都了解结直肠癌,并进一步意识到结直肠癌给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的危害,并予以重视。

只有三个层面整体联动,整合一个全方位、立体式、网络化的结直肠癌医疗模式,才能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最终实现我国结直肠癌的整体防诊治的大工程,让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