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的姑娘王岩在驰援武汉期间的日记中写道:“疫情肆虐,当我走进隔离病房看到那么多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在经受病痛的折磨,多希望自己多双手多双腿,多帮帮他们,哪怕只是为他们递上一杯热水,一份热饭。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不怕,那么多支援前线的医护人员,选择了逆行,就选择了与武汉共坚守。来不及思念,来不及恐惧,疫情面前,我们无惧生死,只愿春暖花开时,武大的樱花绽放如初,武汉人民幸福安康。”
  2020年1月27日,王岩和北京安贞医院的同事一同远赴千里之外的武汉,义无反顾深入最危险的战场,面对凶恶的病毒,她不畏风险,自觉肩负起医护人员的天职,承担着超强的工作量,拼尽全力,为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2020年1月26日,从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值完夜班刚到家,王岩就看到科室群里发布了支援武汉的任务。“我要去武汉。”看到消息后的王岩立刻联系领导,但领导考虑到她的身体状况等原因,一开始并不建议她去武汉。王岩说:“当时特别激动,我是主管护师,是党员,而且武汉有我的母校,在那里我从一名学生成长为学生党员,成为合格的护士,是武汉培养了我,现在武汉病了,我必须站出来。”看到她一再坚持,领导最终同意了。
  2020年1月27日,正在吃午饭,医院通知到机场紧急集合。为了不让家人担心,王岩放下碗筷,只是和家人简单交代几句,就带着行李赶去和其他队员会合。次日凌晨3点,医疗队抵达武汉,踏入与病毒正面交锋的主战场。
  到达武汉后,医疗队员与时间赛跑,落地48小时就完成了物资整理、上岗培训和医院改造工作,并迅速开始收治病人。
王岩(受访者供图 央广网发)
  王岩进驻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是武汉定点医院,收治的病人基本都是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从接收首批患者开始,院区内50张病床长期处于满员状态。
  这些重症患者身边不能离开人,每隔十几分钟就要观察一次,及时做好翻身、吸痰等护理工作。穿戴着厚重的防护装备,王岩一直穿梭在各个病房间忙碌。长期的高压、高强度工作一度让她感到不适。在一次接班后,刚刚做完抢救工作,王岩突然感觉到剧烈的头疼,恶心想吐。同一班次的曹老师发现异样,安排她坐下放松并叮嘱:“如果不行就去清洁区休息,不要强忍着。”王岩能够感受到同事的担心和爱护,但她的心里更多的是自责。
  王岩回忆说:“当时就感觉自己有些不争气,要拖大家的后腿了,因为我一旦离开隔离区,同事的工作势必会变多。”还好经过短暂的休息,之前的不适慢慢消退。“那时真想给自己竖个大拇指,对自己说‘我可以的’。而且从接到支援任务开始,我就做好了克服一切困难的准备。不计报酬,无畏生死。”
  住进病房里的患者病情都较重,大多无法生活自理。所以,王岩除了要协助医生治疗疾病,更要照顾好患者的生活,为他们翻身、打水、清理大小便。在她眼中,卧床的患者可能在外曾是业内精英,在内更是家里的顶梁柱,有太多人需要他们,依赖他们。
工作中的王岩(右)(受访者供图 央广网发)
  有时,王岩又是患者的“传话筒”。有些病人是夫妻,他们住在不同的病房,但却牵挂着彼此。有对老夫妇一同住院,老爷爷神志不清,老奶奶每次看到王岩都会让她多去看看老爷爷,“今天他状况怎么样?发不发烧?吃了没?”带着老奶奶的嘱托,她一次次走进病房,把他们对彼此的关心和牵挂传递给对方,帮助他们坚定求生的信念。
  王岩说:“护理工作并不是特效药,可只有细致的护理,贴心的关怀,才能让治疗发挥最大作用。看着患者痛苦的躺着病床上,我多希望自己多双手、多双腿,那样就能为他们做更多的事。”
  为了救治患者,医疗队用上了最先进的设备,给患者最好的医疗,看着患者病情好转,由卧床不起到可以自由活动,再到痊愈出院,王岩的心里也乐开了花。
  在一次交接班时,王岩看到有位患者走出病房,她走上前去询问,因为病人不能随意走出病房。询问得知,医生已经安排这位病人出院了,他想感谢为了照顾他一直忙碌的医护人员,想和大家拍个合影。
  “这位病人住院将近一个月,他知道我们是从北京过来的,一个劲儿地感谢,其实,看到他康复出院,我们就已经很高兴了,能帮到患者,并得到认可,感觉一切付出都值得。”王岩说,听到重症患者不幸去世的消息也会让她很受打击,但是身穿白衣的她不能退缩不能失望,她们是患者的希望和依靠,只能勇敢向前,尽力让大家都康复出院。
  接到支援武汉任务的当晚,王岩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亲,知女莫若父,王岩和她的父亲一直比较亲近,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成为了她的依靠。
  “我爸也是一名党员,他支持我的选择。”王岩说,知道自己要去武汉,就想告诉父亲,她知道父亲一定会支持她,不过,说完这个消息,她还是听出了电话那头声音明显有了异样,为了不让父亲担心,她匆匆地说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只是,王岩并不知道,在父亲的眼中,虽然她身材瘦小、内心强大,但父亲对她的牵挂却从未中断。
  自从王岩离开北京,父亲每天在家里的日历上都做个记号,记录她驰援武汉的天数,一直在等着她每天报平安,期待着她早日凯旋,给她做好吃的。
  王岩的儿子兜兜刚满四周岁,在去武汉之前,他已经习惯了王岩每日的陪伴,一连数日看不到她,孩子显得有些烦躁。2020年2月1日是儿子四岁生日,在视频通话中,儿子急得又哭又闹,“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你是不是不要我了,再不回来我不和你玩了……”看到儿子急得大哭 ,王岩的泪水也止不住地流下来。“妈妈在打病毒,打完病毒就回去,到时候一定多陪陪你。”
王岩的防护服上写着“加油!打败病毒回家陪兜兜”(受访者供图 央广网发)
  “慢慢地儿子不哭也不闹了,还给我画了一幅画,里面都是棒棒糖,这段日子里他也在成长,我希望他长大后能明白我的所作所为,更希望我能成为他引以为傲的榜样。”
  在送王岩前往机场的路上,她的丈夫一度沉默不语。“我要去武汉了,你不和我说点什么吗?”“我有点困,想赶紧回去睡觉。”显然,对于丈夫的回答王岩并不满意,当时她甚至有些生气。
  “后来看到他发的朋友圈我才明白,原来,老公在回家的路上哭了很久,他说,不想在我和同事面前流泪,觉得那样丢人。”这让王岩有些哭笑不得。
  在支援武汉的日子里,家人一直在关注着王岩的情况。“吃的好吗?累吗?”“要注意防护!”“盼早日回家……”收到这一条条信息,让王岩感到温暖、充满力量。看到平谷区一直保持着“零感染”,也让她很是振奋:“同事们都说咱们平谷好样的。”
  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王岩所在病区的病人也越来越少,病人的病情也都在好转,她也不像刚去时那样忙碌了,春天到了,胜利的脚步也越走越近。
王岩(右一)和同事(受访者供图 央广网发)
  2020年3月12日,记者连线仍在武汉支援的王岩,她说:“等疫情过去,要看看武大的樱花,要看看车水马龙、热热闹闹的武汉。”她也和所有辞别家人,顽强的坚守在抗击病魔最前线的所有医护人员一样,等待着胜利的到来,等着和家人团聚。
  “离开时走得比较匆忙,等回家后我要给家人一个拥抱。”王岩说,在武汉待满一个月的时候,她录了一段音频,是她想对父亲说的话,“老爸,女儿已经来武汉一个月了,想起接到出发命令的那一天,都没有来得及和您多说几句话。您的担心女儿都知道,但也请您相信我,我已经长大了,能够照顾好自己。等我回家,给您一个大大的拥抱,老爸,我爱您。”
  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为了更好地重逢。感谢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英雄”,期待你们凯旋!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平谷镇组织部长李海伶对王岩印象深刻:“王岩是我镇一名优秀青年,也是支援湖北省的医护人员,作为平谷镇党委、政府,会为她的家人解决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的在前线工作。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愿她早日归来,众志成城,共同抗‘疫’,早日跟家人团圆。”
  平谷镇岳各庄包村组长张文芳表示:“在这样的危急关头,王岩放弃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毅然奔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她是最美的‘逆行者’。正是她的无私奉献,赶走了病毒笼罩着的阴影,为武汉人民和全国人民带来了信心和希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战胜病毒。”
  平谷镇岳各庄村基层工作者李云霞了解到王岩的事迹后很感动:“知道王岩是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我作为岳各庄的村民感到无比自豪。作为值守卡口的工作人员,我们会站好自己的岗,为保卫平谷一方净土而努力。希望她在前线工作的时候,保护好自己,健康安全的回来。”(张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