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肝病释疑: 肝不好,能否吃酒酿喝红酒?

2018-01-15 10:11:00来源:广州日报

  在“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中,肝硬化显得最为低调,也最容易被人忽视。1月9日,在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名医大讲堂”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联合主办的肝炎肝硬化防治专场上,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吴斌教授率领的名医团指出,许多患者出现腹胀、黄疸、呕血、黑便就诊时,已经进展为肝硬化中晚期。

  专家强调,要预防肝硬化,慢性病毒肝炎应遵照医嘱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酒精性肝病需要严格戒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则要重视代谢综合征的治疗,切莫抱着侥幸心理,等到肝功能损害不可逆转时才后悔。

  肝硬化患者的餐食选择、睡觉姿势都有讲究,治疗效果和情绪也大有关系。家属要重视关爱患者的心理变化,平和、稳定的情绪不仅与疗效有关,也有助于饮食和睡眠,维持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因而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

  医学指导: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吴斌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郭云蔚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陶金副主任医师

  多种因素可引发肝硬化

  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三大肝病,它们均可导致肝硬化。担任主讲嘉宾的吴斌教授指出,导致肝硬化的因素还有很多,自身免疫性胆汁淤积、药物化学毒物伤肝、遗传代谢性疾病、血吸虫病等,也可能引发肝硬化。

  令人痛心的是,患者往往到了肝硬化晚期才有就医行为,此时会出现乏力、胃口不好、腹胀、皮肤和眼睛巩膜黄染、鼻和皮肤出血、肝腹水、下肢浮肿、脾功能亢进等症状。中山三院消化内科郭云蔚副主任医师坦言,在中晚期肝硬化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中,“最严重最致命的是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大量呕血、黑便。”正常来说,在肋骨下是摸不到脾脏的。而慢性肝病患者和肝硬化患者,脾脏会增大,在左下肋可以摸到一个硬块。脾脏“吃掉”血液里的部分成分,导致血小板、白细胞、血色素等减少,进而出现出血倾向增加、抵抗力下降、贫血等症状。

  早期肝硬化也是有症状可循的。“如果发现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脸色比以前要黑或者黄,就要警惕了。”郭云蔚提醒,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痣,体检B超显示轻、中度脾大等都是早期症状,应识别并重视这些症状,及时就医。

  肝硬化患者应定期复诊 保持心情平和

  “在我几十年的行医过程中,有两个肝硬化病人给我的印象很深刻。” 吴斌说,这两位患者就诊时病情都比较重,大口呕血。经过精心治疗,他们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出院时,医生叮嘱他们要按时复查。谁知,他们一出院就“失踪”了。直到两三年后才又回到医院求助,结果一查就是肝癌。

  肝硬化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脂肪肝要减重,当体重下降3%~5%以上就可减轻肝脂肪变性,但只有高达10%的体重下降才能改善肝脏炎症坏死程度;控制血脂,采用护肝治疗等。

  专家强调,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不要自行服药、停药,用药须征得医生同意,一定要按照医生处方的要求服药,服药不当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和肝功能损害。

  中山三院消化内科陶金副主任医师表示,家属要注意观察肝硬化患者腹水、下肢水肿及小便量的情况。平时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出现发热、腹痛、呕吐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药,贻误治疗。

  肝硬化患者还要重视保持心情平和、愉快,这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家属平时要观察患者神志、性格的变化,及早发现肝性脑病的先兆,以便及时送医治疗。

编辑: 果君

肝病释疑: 肝不好,能否吃酒酿喝红酒?

在“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中,肝硬化显得最为低调,也最容易被人忽视。